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电力“发明家”的多彩人生

——记吉林四平供电公司调控中心主任琚永安

作者:刘冬立  2018-02-08

  “各相关人员注意,可以开始!”随着对讲机传来的指令,在220千伏架空地线上,一个半米多长的“小滑车”拖拽着长长的牵引绳启动、加速。


  作为“无线电遥控放线牵引滑车”的发明者———全国劳动模范、国网十大工匠、吉林四平供电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琚永安,站在春季旷野的风中,手持遥控器淡定自若地指挥着这个他亲手研制出来的“小滑车”。“他就是该公司唯一的全国劳动模范!”“放线牵引小滑车就是他发明的,放线施工用这个神器跨越障碍,那是天堑变通途啊!真了不起!”从现场施工队伍中传出啧啧的赞叹声,这些好奇中带着敬佩、羡慕的话语,代表了琚永安风光的一面。可实际上,这个全国劳模,远不止这一面。


  师傅眼中的“好后生”


  1986年,22岁的琚永安从沈阳电校毕业,分配到原四平电业局调度所工作。


  “永安到岗后,很踏实认真,进步很快,勤于思考,善于动手,当时就感觉到他能干成点事。”现已80多岁的退休老师傅刘宝田对琚永安如此评价。


  对琚永安影响很大的还有身边的先进人物。“电容式自动重合闸”装置原理的发明者———原四平电业局调度所长的崔佐臣、智能电网技术的基础——— “光电互感器”的发明者马国金同样是他所在公司的原调度所长……这些人成了那个时代电力行业乃至全国的佼佼者。


  “我想成为那样的人!”成了支撑琚永安30多年来不断创新的动力。


  同事口中的“抠门管家”


  “都留下来,能用的千万别扔,这些东西说不上哪天就能用上。”这句话是琚永安的“口头禅”。


  琚永安“痛恨”浪费材料,撤旧设备上可利用的部件、每次现场施工后的边角余料,他都分类留存,以备后用。


  “老琚有一把电烙铁,用了30多年了,换了多次的烙铁头和烙铁芯,他就是舍不得扔!”“还有他压箱底的1955年开始收集的《无线电》杂志合订本,是一位退休老师傅赠送给他的,到现在已过60年了,他一直珍藏着。”


  对琚永安的抠门,同事们如数家珍。“抠门管家”的外号,就这样传了出去。但也受他影响,同事们都养成了“攒家底”的好习惯。“这些年老琚利用积攒下来的边角余料,对通信站的电源线路、电源屏、防雷接地系统进行了优化改造,前后改造了20多面交直流电源屏,10多个站所的防雷接地,节约资金差不多百万元吧。”


  就是凭着这股子“抠”劲儿,2015年,在中宣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组织开展的“节俭养德·全民节约”活动中,琚永安成为全国通报表扬的100名先进个人之一。就在同年,他荣获了“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成为四平供电公司历史上唯一一位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三项最高荣誉的员工。


  队员心中的“发明家”


  13项专利、几十项技术成果成了吸金石。


  2012年,琚永安真正意义上地结束了“单打独斗”。四平供电公司以他的名字成立创新工作室,吸纳来自各个专业、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员工,打破专业壁垒,共享技术经验,创造实用成果。


  经过三年的磨合,截至2015年末,依托创新工作室的技术团队已发展成为包涵9个专业、50多人的“大家庭”,吸引并培养的各类专家人才数量占公司总量的半数以上。


  该创新工作室又相继完成了“新式驱鸟器”“导体化学焊接新工艺”“农网远端用户设备 (低压)启动装置”“新式线夹”“新式带电作业工具”等多项创新成果和专业论文,部分成果已在现场应用中取得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工作室曾被吉林省总工会评为“吉林省经济技术创新团队”并授予了“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状”,被四平市总工会确定为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同时,被市委领导寄予厚望——— “向省级标准、国家标准冲击”“冲出吉林、走向全国”。


  “这些年轻人赶上好时候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劳动托起中国梦!我要做的就是带好他们,让他们尽快成长,积极地迎接属于他们的时代。”琚永安说。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来源:中国电力报

标签:电力,发明家,多彩人生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