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检查线路上的螺栓
平步百米铁塔,横穿超、特高压。在“刀锋”上起舞,守护着岁月通明、灯火万家。3月1日晚,“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伴随着深情的颁奖词,一名国家电网的带电作业工人走上领奖台——
身边是上百万伏的特高压,脚下是70层楼高的线路杆塔,山东电力检修公司带电作业班副班长王进扎根一线二十载,先后参与完成超、特高压带电作业300余次,累计减少停电时间700多个小时……他的事迹,让人们领略到电网员工守卫光明的责任与担当。
与带电作业结下不解之缘
王进始终记得他的第一次带电作业经历。
2001年,第一次参加带电作业培训时,王进看到有人爬塔爬到一半就吓哭了,心中无比忐忑。顺着铁塔往上爬,听着嗡嗡的电晕声,王进感到头皮都发麻了。在进电场的一瞬间,手跟导线产生的电弧,还有电弧带来的巨大声响,都让王进想停下脚步。但随后他稳了稳神,牙一咬、心一横,一把抓住了高压线,迅速地进入电场,成功实现等电位,完成了他的第一次带电作业任务。就在“摸电”的那一瞬间,他与带电作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8年夏天,山东电网500千伏辛聊线有一处导线破损,需要及时处理。按照规定,断股超过25%,必须切断电源,重新压接导线。而当时天气炎热,这条线路所带的负荷特别大,切断电源检修会导致限电。最终,国家电网公司决定带电处理导线破损问题。王进主动请缨,在高温中爬上50多米高的铁塔实施带电修补。当时,铁塔的表面温度已经达到60摄氏度。王进进入电场后,突然感觉一阵眩晕,出现了中暑的症状。他让同事从地面传递了两瓶水给他,大口喝了下去。恢复体力后,他咬紧牙关一步一步完成了操作。下塔后,王进的肌肉出现了轻度痉挛。同事们立刻上前扶住他,帮他把紧贴在身上的阻燃内衣拽了下来。此时,王进已经全身湿透。
扎根一线创新,登上科技最高领奖台
王进的“一战成名”源自±660千伏银东直流带电检修。
2011年10月,±660千伏银东线2012号塔导线线夹螺栓处开口销脱落,情况紧急,需要立即开展带电作业。银东直流线路是世界首条±66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输送电力占当时山东电网负荷的近十分之一,相当于整个青岛市的用电负荷,是一条“不能停电的线路”。10月17日,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了带电作业全程。王进用了不到1个小时,成功完成了这次带电作业。比起停电检修,这次带电作业为社会节省电量1000万千瓦时,避免经济损失500余万元。
走线时,带电作业人员要站在距离地面50多米的高压线上,两手紧紧抓住两股线向前移动。“我们站在高压线路下面看,电缆线都是光滑的。而近距离接触时,你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由于电磁场的长期作用,高压线的表面特别毛糙。作业人员以前佩戴的都是普通手套,一次作业下来不仅手套会磨破,弄不好手也会擦破皮,并且手套不够光滑,走起线来阻力会非常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研发了走线专用手套。”王进说。
从发明走线专用手套开始,王进和他的同事开启了创新之路。
2011年2月28日,±660千伏银东直流输电工程双极投运。该工程线路多项技术在当时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国内外均无可借鉴的带电作业标准及经验,各项指标均属技术空白。工程投运后,王进和同事们就着手研究带电作业工作。经过他们的努力,±66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距离、安全防护指标及措施最终确定。在2011年10月成功进行带电作业的基础上,他们编制完成了《±66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他们研制的带电作业屏蔽服、电位转移棒、大刀卡、四线吊钩、耐张前卡、耐张后卡、绝缘拉杆、液压丝杠等工器具,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研发成果在±660千伏银东线途经的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山东五省(自治区)推广应用。
王进团队自主研发的“±660千伏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和工器具创新及应用”获得了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年1月9日,王进登上了国家科技最高领奖台。中国工程院院士雷清泉评价说:“这些工法和工器具的创新均来自生产一线,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与指导性,代表了工人创新的实力,体现出较高水平,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王进说,面向新时代,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全面推进“三型两网”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这个目标振奋人心。他的创新之路会一直走下去。
带动身边人,做最好的榜样
“一战成名”之后,王进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被授予五四青年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入选中宣部、全国总工会发布的“最美职工”,获评“中国电力楷模”。2016年,他当选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兼职副主席。此后,他又成为第十二届全国青联常委、党的十九大代表。
“荣誉再多,我还是我,一个普普通通的线路工人。安安全全完成每一次带电作业是我永远的目标。成功源于坚持,只要坚持住,人人都能成为劳模。”王进说。
有了这个想法,王进便开启了自己的“导师”生涯。在山东电力检修公司结合班组建设开展的“导师带徒”主题活动中,他先后与谢文涛、李敏、王蔚等8名职工签订了师带徒协议。
李敏是2011年入职的青年员工,在王进的指导下,2013年获得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全国带电作业技术比武第二名,并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13年9月,师徒二人双双入选山东省“最美青工”。2017年,李敏圆满完成山东首次特高压交流等电位带电作业,成为全省特高压带电作业第一人。
“劳模身边再出劳模,能手身边再出能手。”2012年7月,“王进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工作室坚持“创新+实训”模式,充分发挥创新创效、实训实践、传承传播、成长成才四大功能,完成创新成果近30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0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7项。“王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获得山东省首批“劳模创新工作室”“山东省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和国家电网公司首批“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点”等荣誉。2017年12月,工作室又被评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王进是我们身边最好的榜样。”山东电力检修公司变电检修中心电气试验班班长冯新岩说。冯新岩扎根绝缘监督专业18年,总结出一套能够精准、快速查找带电设备细微异常的方法和技能,先后发现500千伏主网重大缺陷50多次,避免了因设备故障导致的损失达上亿元。他先后获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等称号,获得国家电网公司青年五四奖章、技术能手等荣誉,2017年获评山东省首届“齐鲁工匠”。
在“王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动下,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已建成800多个创新工作室。创新工作室定期开展技术培训、科研攻关、技术比武等活动,发挥了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品牌效应,激发了广大职工干事创业、争当电网工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涌现了一大批劳动模范和技术能手。
“也许你感觉不到我的存在,那是因为我一直都在。”对自己的工作,王进有一份深深的自豪。他说,在每一盏电灯的光亮里,在每一丝夏季的清凉和每一份冬季的温暖中,都蕴含着电网员工的赤子之心。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王进,行走在云端,大国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