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计划去给老山战役的五户烈士父母送粽子,第一家就是朱逢明……”6月2日,天刚蒙蒙亮,国家电网江苏电力(如东)共产党员服务队第四任队长郭鹏和队员余新明、陈炜、姚锋等一行六人,驱车赶往如东县苴镇金凤村。
18年前,如东县供电公司的4名转业军人发起倡议,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际,组建了江苏省电力公司首支共产党员服务队。
18年来,服务队不断壮大,队员的足迹也遍布如东的大街小巷。这支被当地百姓称为县城“活地图”的党员服务队,先后获得中国好人、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全国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班组、江苏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2018感动中国·江苏年度人物”等荣誉。
一腔真情服务客户
“那时候电网基础还相对薄弱,尤其用电高峰容易出现故障。居民用不上电肯定着急。成立共产党员服务队就是为了亮出身份作出承诺,让客户满意!”首任队长、退伍军人缪恒生回忆服务队成立的初衷时说。服务队成立之初便公开承诺24小时全天“随叫、随到、随修”。
服务队也一直践行着这一承诺。“服务队吗?黄海路三元小区全部停电了,麻烦你们快来处理一下。”2007年夏季的一个晚上,缪恒生在值班室刚准备吃晚饭,就接到了报修电话。他丢下饭碗,召集队员迅速赶往现场——配电箱因夏季超负荷运行严重烧毁,必须更换配电箱,但需先下到井里梳理配电箱的电缆。
“我下去!”缪恒生转身就往井下钻。井下闷热潮湿,温度高达60多摄氏度,电缆烧焦后的烟呛得人喘不过气来。缪恒生用一条湿毛巾捂着口鼻,钻到两米多深的电缆井里梳理电缆,又徒手将30多公斤的电缆托举了半个多小时。当吊车成功将配电箱与地面分离后,缪恒生一下瘫坐在井底,是同事们把他拉了上来。经过短暂休息后,缪恒生又投入了紧张的抢修。两个多小时后,小区恢复供电。
“虽然我已经脱下了绿军装,但穿上红马甲,我感觉自己还是一名重任在肩的战士。”缪恒生说。
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党员服务队在提高抢修效率上下功夫。2001年,缪恒生利用工作和休息时间记下街巷名称和位置,再对照线路走向手绘了“如东城区抢修地图”。这些年,随着如东新城区扩建、老城区改造,“如东城区抢修地图”也更新了一稿又一稿。每名新队员加入后接到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在老队员的带领下熟悉城区地形、了解抢修最佳行车路线。
服务队在各个环节上节省抢修时间。“抢修车辆车头一律向外摆放,减少车辆掉头时间。”“报修受理单随车存放,途中填写,缩短出车响应时间。”……这些细节都被服务队队员做到了极致。
队员们还常常放弃休息,主动上门为当地小微企业和重点客户开展“电力体检”。自2015年以来,该服务队累计“体检”1612户,为客户节省用电成本约600万元。
一片丹心扶贫帮困
队员余新明有一个微信群,里面有18位烈士的家属。这是余新明对他故去战友的承诺。1982年,他和战友一起奔赴老山战役前线,同吃一锅饭、同蹲猫耳洞、同历枪林弹雨。在战壕里,他们彼此托付:如果我“光荣”了,请帮我照顾父母。“兄弟,替我回家!”这句话成了余新明用余生去践行的承诺。
1984年退伍归来后,余新明35年如一日,每逢腊月,就带着年货节礼挨家挨户看望烈士战友的父母。在他的感染下,其他服务队队员也纷纷参与其中。
烈士的父母也如同盼望远归的儿子一样,每次都早早地等候着他们的到来。烈士家里有什么急事难事,服务队队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烈士秦德本的母亲生病,他们主动联系医生、安排住院、轮流看护;一等功臣徐寿如烈士的哥哥下岗在家,他们想方设法帮助协调到适合养殖紫菜的滩涂,还联系了紫菜加工甚至销售渠道,让他家日子有了奔头……
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党员服务队一直在默默奉献。2010年7月,服务队第二任队长刘跃平偶然了解到,如东高级中学学生陈少华和瘫痪的母亲蔡红辉租住在一间狭小的车库里。陈少华一边照顾母亲,一边复习应考,最终考取了南京理工大学却不忍丢下母亲,心生辍学念头。“我们可以以集体的名义去帮助这个家庭。”刘跃平的想法得到了大家一致赞同。服务队队员带着募集的2000元和慰问品来到了陈少华家。开学那天,服务队特地租了车和蔡红辉一起赴南京送陈少华上学。
服务队从成立到现在,已累计为困难群众提供各种帮助1.9万余次,捐款捐物累计达32万余元。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最美,国网人,永葆初心,为民服务,江苏电力,如东,共产党员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