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气化网讯:输电线路运检工的路,在空旷寂寥的高原上,在奔腾不息黄河两岸,在曲折险峻的山间小道山,在高耸巍峨的杆塔上。这些高原“蓝精灵”们,每天早出晚归,或翻山越岭、趟河涉水巡视线路,或冒高温、顶酷暑清理树障,或是顶风冒雪抢修故障,饿了啃一口馍馍吃点咸菜,渴了喝一口矿泉水,默默坚守,毫无怨言,他们用忠诚、血汗维护着电网的安全,用真心、责任守护着高原藏区群众的光明。他们就是国网青海黄化供电公司的“蓝衣卫士”--输电室输电线路运检工。杜伟是他们当中最年轻的班长,工作中坚守岗位、以身作则,处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班员用心走在每条输电线路上,用坚强的毅力撑起了电力人自己的那一片天空。
杜伟,35岁,是一名退役军人,还是一名共产党员,2011年自部队转业参加工作,现担任国网黄化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输电室二班班长。经过输电岗位9年磨练,已经成长为输电线路专业骨干,曾先后荣获青海省技术比武状元、先进工作者、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他从普通班员干起,始终保持部队优良传统,乐于吃苦,勤奋好学,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很快成为输电室专业技术负责人,安全员,班长,得到了公司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也取得了许多荣誉和骄人的成绩。
实战中苦练就硬本领
目前,杜伟主要负责青海省同仁、河南、泽库三县地区9条110kV输电线路和19条35kV输电线路,共计825公里,3454基杆塔的运维工作,在一系列的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中,在一次次的抢险实战中,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技能。
“在专业方面要精益求精、臻于至善,要发扬退伍军人退伍不退色的精神,尽快熟练掌握输电线路运维的基本技能”,刚参加工作不久,他便对自己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了能快速掌握输电线路技能,他努力钻研业务理论知识,遇到难题,就查阅相关书籍或虚心向老师傅请教,不断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他反复观察师傅们的工作过程,仔细记录每一个操作步骤;他主动要求登杆作业承担急难险重的任务,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磨练,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逐步积累工作经验。凭着这种勤学苦练、锲而不舍,问题不解决、不弄个水落石出誓不罢休的干劲儿,杜伟练就了一身真本领,获得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技术比武状元,并获得共青团青海省委“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杜伟所在班组负责运维的输电线路,主要分布在海拔3800米的高原地区,地势险要,环境恶劣,运维难度极大,但是他凭着80后敢闯敢拼的劲,主动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带人,他毫无保留;做事,他以身作则;用人,他知人善任。在他的带领下,班组成员上下齐心,共同努力确保了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2020年3月31日,天还没亮,杜伟便带领输电线路运维人员踏上了前往麦秀山的道路,开始了一天的检修工作。
杜伟在会上说道,“在我们头顶上方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输电大动脉,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对它开展检修消缺,并对跨越区段进行巡检。”签字后,运维人员开始了消缺。
“注意安全,处理完隐患点,将连接金具的螺栓、开口销及防振锤、间隔棒认真检查一遍,看看是否有松动和缺失。”杆塔下方的杜伟不时提醒。
临近检修任务结束,路边传来塑料大棚被风吹动发出“哗哗”的声音,一直保持高度警惕的杜伟不禁皱起了眉头。他发现远处地里一块塑料薄膜因压盖不牢,正在风中招摇,眼看就要被刮到空中了。
“万一刮到线路上,很容易引起线路跳闸,咱们得提前预防。”杜伟说完,跑过去将塑料膜挪开,重新盖到地上。并找来了石头、砖块,将塑料薄膜边缘牢牢地压住。这里是一片蔬菜种植基地,每年3到4月,受大风影响,地膜等异物挂线成了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一大隐患。
“咱们再仔细检查检查,看看周围的大棚是不是都存在这样的问题。”随机他与班员一起将附近的几处地膜全部检查了一遍,忙完踏上回程已经18时50分了。
“杜班长技术能力很强,工作起来很仔细、认真,有他在,我们特别放心,没有完不成的工作。”班班员程鹏说道。
锐意进取 勇于创新
班组人员不足,线路运维难度大,运维压力很大,如何借助管理、技术手段来盘活人力资源,提升工作效率是他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并不断的采取了系列有益的尝试。
他和班员的包里随身带着安全用电宣传画册、线路防外破指南等宣传资料,碰到用户、施工人员就及时发放并讲解,并留下联系方式,一旦出现问题及时报告。他还对辖区内的挖掘机、吊车等特种作业车辆司机、老板全部纳入“黄化电力特种车辆工作服务微信群”,定期发布安全用电知识、防外破宣传资料,在线或现场指导临近线路的作业,防止线路外破发生。
35千伏郭屯线线路蜿蜒、跨过河流,穿越山坡和谷地,如果要常规验收,工作人员不但要爬山、绕河,还要逐基登杆检查,极大的浪费人力、物力、时间,而且验收效率很低,人员安全风险很大。为此,4月2日,在对35千伏郭屯线18-24号线路进行迁改验收时,他决定采用无人机对迁改线路进行验收,验收效率提高了近两倍。
同仁保安变电站旁边,一家占地280亩的锂电池厂正在准备施工建设,为了配合政府招商引资、助力企业早日开工建设,同时避免电缆破坏事件发生,4月16日,杜伟积极与变电室密切沟通联系,并协调联合电科院,首次学习使用地下管线测试仪探测地下电缆路径,安装电缆警示牌、警示桩,保护地下电缆免遭外力破坏,为电缆运行维护和高效开展防外破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这也是黄化公司首次采用地下管线测试仪助攻防外破工作。
工作中还积极发挥好自己传帮带作用,认真开展“班组大讲堂”活动,组织员工人人当讲师,学习业务知识,解决实际难题,快速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
勇当逆行先锋
2020年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青藏高原的宁静,让严寒的高原更加寒冷萧瑟,疫情阻击战在青藏高原各行各业间骤然打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对猝不及防的考验,在接到因疫情假期延长和加强疫情保电工作讯息后,杜伟第一时间报名,主动要求值班,参与到公司疫情狙击战中。
“我是党员,我申请回单位值班”杜伟请示道。他与其他输电人一起积极投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里,守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疫情抗击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2020年清明期间,公司供电辖区内受持续低温、大雾及雨雪天气影响,多条输电、配电线路部分区段出现严重覆冰,覆冰直径达10—15公分左右,严重威胁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线路除冰行动立即启动。“我报名参加除冰,虽然不是我负责的线路,但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伍军人,责无旁贷”杜伟主动放弃清明节假期,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党员突击队,积极参与110千伏吉保I回、110千伏丹保II回两条输电线路除冰抢险工作。
“击打导线的时候慢点,不要着急,均匀用力,当心用力过猛,导线舞动厉害伤人。”“穿越防鸟刺的时候,小心点,扶好杆塔!”“你的后备保护绳没打好,重新打!”杜伟不断向杆塔上的梁智提醒道。
一股股寒气直钻衣领、侵入骨髓,寒风挟持着雪粒,犹如刀割,所触脸颊、双手既冷又疼,不一会儿,拿着除冰工器具的双手就已经僵硬地没有了知觉,嘴冻的说话的语调都变了样子,变得愈发艰难。然而杜伟他们确在高低不平、积雪覆盖的大山里行走,一基一基杆塔、一条一条线路的开展人工抗冰抢险工作。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大灾大难面前,正是有着许许多多的凡人在这样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选择逆行而上,才汇集成了战胜疫情阻击战、全面加快复工复产的磅礴力量。
杜伟说,要干好线路运维工作,就要忍受住苦累、耐得住寂寞,放开脚板与大山、沟壑为伴,在杆塔线路上同苍鹰一样展开翅膀凌空飞翔。也正是有一个个平凡的线路运检人员甘于忍受寂寞,将自己的青春抛撒在路上,才有了城市乡村的万家灯火、喧嚣都市的霓红闪烁,才有了炎炎夏日的凉爽、数九寒冬的暖意融融。
鲁迅说过:其实世上并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我看来,对于线路运检人员来说,很多地方,走的再多,还是没有路,就需要他们用超出常人的毅力和勇气,去开辟属于他们自己的路。
更多精彩信息请关注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输电线路工,高原,检修,责任,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