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鱼背梁上党旗飘(图文)

——蓬溪公司大石供电党支部服务鱼背梁电网建设纪实

作者:通讯员 唐兵  2021-05-24

微信图片_20210524171029.jpg

  农村电气化信息网讯:本网讯(通讯员 杜崇勇)寨子坡,土匪窝,山顶修战壕,一坡连一坡。解放前,蓬溪县鸣凤镇寨子坡是土匪的老家窝子。时隔数年,坡梁上残留下来的战壕、山寨门痕迹依然清晰可见。

  寨子坡的坡梁狭长,好似鱼背,故被当地老百姓称之为鱼背梁。

  5月22日,蓬溪公司大石供电党支部党员带领职工向寨子坡挺进,向处在坡梁上的10千伏鸣星线梨树丫支线18号杆缺陷宣战,挺过这道梁,守护电网安全,为鱼背梁深处那400多户用户送上优质电能。

  据工友回忆,当年建设寨子坡鱼背梁上的电网不知付出了多少艰辛,电力员工逢山开路,请了10多个工人抬电杆上山,由于通往鱼背梁的山路险要,电杆根本无法顺利到达山头,一气之下,工人们就用榔头把杆稍敲掉一大截,这才满足了上山条件。

  搬运过程中,工人们一声吆喝,向前一小步,整整耗时一天才将一根9米长的电杆搬到了山头。

  时光变迁,山还是那座山,梁还是那道窄窄的梁。但鸣星线梨树丫支线18号杆线路对地距离不足,电杆、线路老化等现象让它失去了当年被工人们费力抬上山的“风光”景象,给整个线路安全运行造成影响。缺陷一天不除,大石供电支部党员的心则一天不安。

  这个缺陷要不要解决?如何解决?什么时候解决?经过一番思索,消除10千伏鸣星线梨树丫支线18杆缺陷,该支部党员自己心里有了“想法”,也有了解决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封山育林没有了路,我们就开路;电杆上不了山,我们偏要把它完好无损的搬上山;施工队伍力量薄弱,我们就跨区作业,整合人力资源。有问题解决问题,有难题攻克难题,办法总是想出来的。”大石供电支部书记带头表明态度。

微信图片_20210524171042.jpg

  面对电杆上山难的问题,该支部书记召集党员和鸣凤站员工代表,聚合头脑风暴,共同商榷电杆上山的事。曾经,犹豫、矛盾、歇气和放弃等各种想法交织在一起,一时很难形成统一意见。

  “眼前这块硬骨头再难啃也要啃,坚决不能无限期往后拖延,迎峰度夏即将来临,这时不处理到时难度更大。”支部书记唐兵说:“干,再难,再苦,都得干。”干脆利落的一个字“干”,最终成为该支部全体党员的心声。

  决定指明了方向,决心增强了动力。说干就干,该支部党员带领设计人员深入鱼背梁查勘,了解周边环境,做好分析危险点分析,制定出缺陷整改方案,组织人员打通了一条通往山顶的山路。

  22日当天,大石供电党支部安排党员到现场监管安全,有序组织拆除原支线18号9米电杆。在绞磨机的作用力下,一根10米电杆缓缓爬到梁上,稳稳的矗立在近60米长、1米多宽的鱼背脊梁上,消除缺陷,按时恢复了供电。

  10米电杆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高大威武,更好似一面鲜红的党旗在寨子坡的鱼背梁上高高飘扬。

来源:农村电气化信息网

标签:鱼背梁,党旗,蓬溪供电,大石供电,党支部,鱼背梁,电网建设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