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气化信息网讯:(通讯员 王辉)仅用一年时间,如何把一个供电所由落后变为先进?对于这个问题,国网商丘供电公司梁园区李庄供电所所长潘孝生说:“没啥,无非就是勤跑、勤查、勤学。”
勤跑,设备状况全摸清
2022年4月份,潘孝生来到李庄中心供电所,面对办公环境较差、线损居高不下、电费久拖难收、工作效率不高的现状,潘孝生二话不说,拉上台区管理人员就往外走,“咱们先到台区去看看。”
从此,勤跑,就成了潘孝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他一步一个脚印,认真了解每一个台区、每一台变压器情况,并一一记录,迅速掌握辖区内设备的真实情况。深入开展客户走访,企业、村室、学校、超市、特殊客户,他一一走访到位,开展用电宣传、张贴用电联系卡,了解用电需求,并征求供电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同时,针对台区供电情况,他组织人员深入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
潘孝生家在市区,虽然离家不太远,但他坚持吃住在所里,每个月至少有20多天住在所里,最长三个月没回家。近一年来,辖区内所有10千伏线路、800多个台区,潘孝生已经全部跑了个遍,并熟记于心。
行动是无声的语言。潘孝生的言行举止,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体现在行动上,此后,迟到早退现象没有了,工作效率也显著提高,原来需要三四个小时才完成的故障抢修,现在一两个小时就能完成。对此,供电所老员工秦秀林感触很深,“潘所长来后,‘当天工作必须当天完成’已成为一项工作原则,供电所各项管理也得到极大提高。”
勤查,安全隐患全消除
“供电服务要做好,安全隐患不能留。”这是潘孝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查设备隐患,查跑冒滴漏,查人员思想问题,都是潘孝生“勤查”的内容。
在查设备隐患方面,潘孝生结合公司开展的“安全隐患大整治”行动,对辖区供电设备开展彻底排查,小到螺丝紧固、表箱上锁、加贴防撞条,大到电杆校正、通道清理、导线更换、变压器增容等,潘孝生都一一登记,能立行立改的迅速整改到位,不能立即解决的列入工作计划限期整改。每天,潘孝生带领大家6点起床,吃过早饭后就迅速奔赴现场。一年来,他们先后消除各类风险隐患1万余处,规范“三封一锁”表箱5800多台,加固变压器628台,并完成46个台区、2条10千伏线路、8000度米下户线的改造任务,供电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面对部分线损较高台区,潘孝生联合地方公安部门,联合开展经常性的查窃电行动,连续多天蹲点到深夜,取得用户窃电的真凭实据,抓到窃电用户 10户,追补电费及违约使用电费4.8万元,台区线损率下降30%,并得到有效控制。
潘孝生还利用长期驻所优势,开展经常性的谈话谈心活动,与工作人员深入沟通交流,询问工作问题、家庭困难,了解服务开展、客户管理情况,征询对指标考核、工作奖罚的意见等。“每名电工都服务4000多个客户,存在思想问题在所难免。只有找准症结、对症下药,才能保证人员思想稳定。”潘孝生道。
勤学,管理迈上数字化
“新技术发展快,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在每天的晨会上,潘孝生总是时不时地提醒大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断探索和加快数字化供电所建设,不断提升供电服务水平和综合管理水平,是潘孝生面临的一大难题和考验。面对新技术的发展应用,潘孝生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年龄不是借口,再难也得学。”潘孝生暗下决心。
学,就从开好数字化晨会开始。潘孝生利用供电所全业务集控平台,坚持每天召开数字化晨会,通报各项考核指标完成情况,查找弱势指标,深入分析原因,制定针对性措施;根据具体工作任务,做好指标分解,将指标分解到人,做到人人有指标、个个压担子,确保工作责任落实;每天工作结束后,及时对当天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形成监督机制,确保问题不过夜;建立指标考核体系,每月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并实行奖惩制度,形成比指标、学能力、赶业绩、超先进的良好氛围,真正做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考核,达到促服务、强管理的目的。
“目前,我们正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供电所建设。加强供电所管理,提升供电服务水平,我们一直在路上。”“三勤”所长潘孝生说。
标签:供电所长,潘孝生,商丘供电,梁园区李庄供电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