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电撷英

农电撷英

在高寒地区智能飞巡领域勇攀高峰(图文)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于洋

作者:于庆泉  2023-06-28

93a39cae-23a3-47e8-a0ae-97d121b64104.jpg

   ●人物简介

  于洋,中共党员,黑龙江哈尔滨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智能巡检专责、高级技师,曾获得黑龙江省劳动模范、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劳动模范、“龙江工匠”等荣誉。

  ●劳动者说

  守护电网安全是我们的首要职责。我要尽力让无人机这一高科技巡检利器发挥更大作用。

  6月21日一早,黑龙江哈尔滨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智能巡检专责于洋和输电飞巡二班技术员姚远对“三跨”重点线路——220千伏东源甲线开展无人机精细化巡检。无人机起飞不到20分钟,于洋就通过地面站显示屏上的画面发现导线线夹端U型螺栓松脱、销针缺失等隐患。他立即把隐患影像传回单位,为快速处置提供可靠支撑。

  自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于洋一直从事输电线路运检工作。近年来,哈尔滨电网加快发展,对精益化管理的要求不断提升,仅靠传统的人工巡检模式已难以适应电网发展需要。2015年起,于洋和同事一起利用无人机巡检输电线路,并在无人机智能巡检等领域开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这些年,在他的努力下,哈尔滨供电公司打造出了一支高寒地区智能飞巡的“尖兵队伍”,输电线路巡检质量显著提升。

  探索无人机在高寒地区的应用

  1998年,于洋退伍后来到哈尔滨供电局(现哈尔滨供电公司)工作,成为送电工区运行班的一名员工。

  黑龙江电网输电线路分布区域广,运行环境复杂。在高寒地区冬季低温的情况下,人工巡检的劳动强度与危险性倍增。2010年,于洋敏锐地察觉到无人机作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他开始利用模型机自学无人机操作技术。2011年,他加入了黑龙江省模型运动协会,与专业人员一起探索无人机技术。

  2015年,于洋考取了黑龙江省模型运动协会教练员的资格,有了在单位组建一支以青年员工为主的无人机输电巡检队伍的打算。这个想法得到了哈尔滨供电公司的支持。同年6月,该公司无人机航模兴趣团队成立,于洋担任团队负责人。之后,于洋带领团队成员刻苦训练,并开始利用无人机巡检输电线路。2016年2月,位于林区的220千伏牡亚线发生故障跳闸。哈尔滨供电公司出动多名巡检人员,但还是没有找到故障点。有人提出,可以请无人机航模兴趣团队参与排查工作。于洋接到任务后马上带领成员赶赴现场,利用无人机很快在牡亚线255号门型塔线夹处发现放电痕迹。

  2019年,为了提升无人机巡检效率,于洋带领团队成员开展输电线路数据采集及航点航线规划,实现无人机手动巡检到自动巡检的转变。

  目前,于洋带领团队成员利用无人机累计巡检输电线路1.217万千米、铁塔3.5万多基。

  让无人机用于更多作业领域

  加入黑龙江省模型运动协会后,于洋发现黑龙江地区还没有人用无人机巡检输电线路。没有可供参考的经验,于洋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牵头自费制作了第一代巡检无人机。但第一代巡检无人机仅具备飞行能力,还不具备智能飞巡所需要的清晰摄像、远距离遥控、主动避障等功能。要想让无人机从简单飞行转为智能飞巡,除了需要反复调试、试验,于洋还需要掌握计算机编程、物理学等知识。对于只有高中学历的于洋来说,每一个专业问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2015年,他带领同事反复研究,基于第一代巡检无人机研发出了搭载云台摄像头的第二代飞巡无人机,实现了应用无人机精细化巡检输电线路。

  多年来,让无人机巡检更智能一直是于洋的目标。2018年,于洋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作为工作室带头人,他和工作室成员着手编写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标准规范,让高寒地区无人机巡检安全作业有章可循。同年,于洋带领工作室成员开展“无人机+”技术创新工作。

  2019年4月的一天,创新工作室成员利用无人机巡检220千伏松肇甲线时发现,127号塔耐张线夹螺栓松动。此类缺陷的常规处理方法是作业人员采用等电位作业法进行带电处理。为降低作业风险,于洋和工作室成员商量后决定采用智能机器人配合无人机上线检修的方式消除缺陷。当天,于洋操控智能机器人配合无人机,仅用15分钟就完成了127号塔耐张线夹螺栓紧固作业。“无人机自主巡检+机器人带电检修”的输电巡检模式为创新工作室在高寒地区开展带电检修作业提供了新思路。此后,于洋他们开始尝试将无人机应用在其他检修作业中。

  “随着智能巡检技术的进步,无人机巡检不应该只局限于‘看’和‘测’,而是要从二维升级到三维。”于洋说。2021年年底,他带领创新工作室成员根据预先规划的巡检航线进行可见光扫描,利用无人机智能巡检形成的高密度激光点云建模,将地形地貌转化为激光点云数据,再通过坐标点形成三维立体图像,一比一还原了重要输电线路的三维模型,为线路运维提供数据支持。

  近年来,于洋还带领创新工作室成员研发相关创新成果12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6项、国家发明专利及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共5项。

  带出一支专业飞巡队伍

  作为智能巡检技术的带头人,于洋十分注重青年人才的培养。他常说:“青年员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具备更高的专业素质,也要拥有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拼搏精神。”

  2015年,无人机航模兴趣团队刚成立时,为了让团队里的青年员工快速掌握无人机飞行技术,于洋白天根据青年员工特点有针对性地传授专业技能,晚上结合实例编写无人机输电应用理论教程,帮助青年员工快速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在于洋的严格要求下,团队青年员工很快就能熟练运用无人机完成电力设施巡检、电力工程验收等任务。

  2018年,为提升电网运维管理水平,于洋将无人机巡检技能培训范围扩大到了哈尔滨供电公司各专业技术骨干及新入职员工。2020年,他用6个多月时间开展了针对变电站智能巡检的无人机电力巡检技术培训及无人机巡检管理技能培训,并与哈尔滨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一中心青年员工共同完成220千伏哈尔滨变电站低空遥感网建设项目,实现了利用无人机远程自主巡检变电站。于洋还根据配电线路特点,与配网专业人员共同探讨配电线路智能巡检方案。如今,他的徒弟马微娜组建了黑龙江地区首个女子飞巡团队并担任技术负责人。马微娜带领女子飞巡团队共完成58条配电线路的激光点云建模工作,并圆满完成多次重要保电任务。

  8年来,于洋累计培训电网飞巡人员300余人次,其中15人已成为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会员,3人获得无人驾驶航空器培训教官资格,3人拥有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机长资格。

来源:英大网

标签:高寒地区,智能飞巡,勇攀高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于洋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