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绝活
23年的工作经历让雷晓萍练就了“火眼金睛”。无论是信息设备还是数据代码有异常,雷晓萍都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她牵头开展技术攻关18项,带领团队完成20余项信息化项目建设,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共10项及软件著作权授权6项,曾获评青海省三八红旗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劳动模范。
6月24日,端午节假期的最后一天,雷晓萍一早就来到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海湖信息机房,开始仔细核对每一台信息设备的运行状态。雷晓萍是青海电力信通公司信息通信运检中心的平台运检员,检查信息设备运行状态是她的日常工作之一。
“这些设备就像孩子一样,我们要在工作中真正了解它、细心照顾它。”雷晓萍说。自参加工作以来,雷晓萍一直从事信息化项目建设及电力信息系统运维工作。常年与信息设备打交道,雷晓萍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以精湛的专业技能保障着所负责的信息系统和设备平稳运行。
围绕业务需求创新开发系统
2015年1月,青海电力信通公司启动项目管理系统建设工作。雷晓萍担任建设项目负责人,多次与团队成员深入一线了解用户需求,再结合前期调研结果设计系统功能,开发了付款计划自动生成、工作待办提醒推送等10余项智能化功能,并反复优化代码设计,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和用户体验。
3个月后,项目管理系统投入应用,进一步解决了数据源不统一、计算存在误差等项目管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降低了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要想做好系统开发建设,首先要让自己成为相关专业的专家,从用户角度出发,发挥专业优势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雷晓萍说。
2022年,在与变电站运维人员的一次交流中,雷晓萍了解到变电站、营业厅缺乏实时监控视频硬盘录像机运行状态的有效手段,运维人员难以第一时间发现设备运行状态异常。
雷晓萍把这个想法记录下来,并结合运维人员的实际需求优化完善方案,开展设计研发。她用半个月时间独立研发出重要生产现场视频硬盘录像机运行状态实时监测工具。该工具在国网青海电力投入应用,实现了对视频硬盘录像机网络通断情况的实时监控。发现异常时,该工具可第一时间向运维人员发送告警信息,提高了变电站、营业所等生产现场异常响应的效率。
多年来,雷晓萍发挥专业特长,结合电网生产实际和员工工作需求,围绕软硬件资源台账数据治理、生产现场视频监控等专业领域开发实用化工具4个,带领团队完成17个电网信息系统建设,助力提升专业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精益求精运维信息平台
今年以来,雷晓萍主要运维国网青海电力电网统一视频监控平台、业务流程管理系统、智能一体化运维支撑平台(SG-I6000 2.0)等6个系统和平台。其中SG-I6000 2.0接入60多套业务系统,监控业务系统运行情况关键指标200余项,管理信息软硬件资源台账17000余套,对接的专业部门多、涉及的业务范围广。
“为了不影响用户正常使用,最大限度缩小影响范围,这些信息系统的检修升级一般在半夜或者周末开展。”雷晓萍说。
2月27日深夜,雷晓萍带领团队完成SG-I6000 2.0今年首次大规模检修,历时14个小时,完成近600吉字节的数据迁移及130余项业务功能点测试验证。数据量大、耗时长,需要沟通的细节多,作为工作负责人的雷晓萍精益求精,一刻也不敢放松,直到检修顺利结束。
像这样的信息系统检修升级,雷晓萍和团队平均每月要开展一次。日常工作中加班加点干,一忙起来更是不分昼夜,雷晓萍被身边的同事称为“拼命三娘”。
“她24小时待命,工作中不找借口、从不推辞,总是把繁杂的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同事严嘉正说,不论是周末还是休假,只要接到工作电话,雷晓萍都会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只要工作需要,总能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处理问题。
在实践中培养锻炼青年员工
“面对高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紧跟趋势。”业余时间,雷晓萍总是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及时学习掌握行业最新动态。一有新技术、新动态,雷晓萍也总是第一时间分享给部门里的青年员工,帮助他们夯实专业基础,不断提升技能水平。
雷晓萍不仅给青年员工传授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着重培养青年员工的思考能力。2020年,雷晓萍所在的一体化平台班质量管理(QC)小组申报了“提升I6000系统信息软硬件资源准确率”QC课题。质量管理小组由业务骨干和青年员工组成。雷晓萍作为组长,根据小组成员的专业特长进行分工。
“我们各自负责一部分工作内容,完成后还需要给其他小组成员讲明白。这样一来,除了自己负责的部分,我们也能够全面地了解其他部分的工作内容,掌握相关技能。”雷晓萍的徒弟张丽说。
最终,经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这一课题成果获得中国水利电力质量管理协会评选的2022年电力行业QC小组活动成果三等奖。
雷晓萍始终认为,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真知。她还在师带徒的过程中深入践行这一理念。为了让徒弟们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自2010年开始,雷晓萍带领徒弟共同完成多个项目研发攻关,参与平台、系统检修100多次,帮助徒弟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本领、拓宽视野。如今,雷晓萍的6名徒弟都已经能够独当一面,获得省公司级及以上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等奖项30余项,其中1名徒弟成为地市级后备专家。
“师父不藏私、不居功,虽然我已经换了工作岗位,但只要有好点子,我还是会和她交流分享。她每次都能给我提供思路,帮我答疑解惑。她对待工作的态度和坚持学习的习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说起师父,徒弟赵云鹏满是敬佩。
标签:国网工匠,雷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