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花果园社区夜景璀璨。(图源:视觉中国)
林兴宇(左)与同事一起检测配电设备运行温度。 杨志坚 摄
高楼林立,人潮熙攘,车水马龙。2月11日早晨8点,走进建筑面积超2000万平方米的亚洲第一大楼盘、贵州特大型社区花果园,一派热闹繁忙景象。
急匆匆赶到办公室的花果园电力护卫队成员之一、贵州电网公司贵阳供电局城南分局配网综合班配电运检三组组员林兴宇未休息片刻,第一时间打开电脑,点进南方电网生产运行支持系统,仔细浏览着445个配电房、1079台变压器的运行工况。
“花果园常住人口超50万,接近贵阳市全市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入驻企业、商户逾2万户,日均人流达100万人次,是贵阳市人口密度最大的社区,做好冬季负荷高峰期间的用电保障尤为重要。”林兴宇一边说着,一边根据巡视计划规划着巡视路线。
大约半小时后,林兴宇开始打印巡视检查表,换上工装,戴好安全帽,背上工具包,和同事一起开展隐患排查。林兴宇说:“虽然今天系统显示没有任何告警信息,但不能麻痹大意,仍需按周期开展‘地毯式’现场排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今天的工作任务之一是排查花果园R2区的4号配电房。”林兴宇介绍,与常规配电房不同的是,该配电房采用“电鸿”物联技术,加装了中压保护测控装置和烟雾传感器等10余种传感器,可通过配电房进出口处旁的集控装置全景展示设备运行工况,不到三分钟便能完成隐患排查。相较常规配电房隐患排查,效率提升约10倍。
快速巡视完该配电房后,林兴宇根据“运维信息一览表”,对紧邻配电房的环网柜和箱变开展隐患排查。“带电指示器正常,六氟化硫气体正常,运行温度测试正常……”检查完一项,林兴宇便在巡视检查表上认真记录,直到将20余项检查内容逐一做完。
林兴宇说:“面对数量庞大的配电设备,能实现地毯式排查的关键之一在于手中的运维信息一览表。”64页的运维信息一览表是一本A4纸一半大小的册子,里面规整地详细标注了花果园社区的每一个箱式开关、户外环网柜、箱变、配电房的具体位置以及对应的编号和供电范围,就像一本鲜活的导引图,在巡视和检修过程中,可通过它精准定位每一个设备的位置。
全面检查完R2区的配电设备后,林兴宇和同事来到花果园购物中心商场,重点对备用电源的自动投切等功能进行逐一校验,确保其健康运行。
“商场内有6家大型连锁餐饮店和大型影院,各类品牌商户共计265家,春节期间日均客流量约5.4万人次,稳定的电力保障是其中重要一环。”商场运营部经理肖伟称赞:“2023年以前,配电设备由花果园社区物业负责运维,由于运维人员水平和运维设备有限,偶尔会出现供电故障。自从2023年转为供电局运维后,有了电力护卫队的悉心守护,商场已实现两年零停电。”
“有用电困难找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想办法解决。”面对赞许,林兴宇铿锵地对客户说道。而这,正是林兴宇所在团队,一个由15人组成的花果园电力护卫队一直以来默默坚持的理念。
当林兴宇和同事巡视完最后一个点时,远处余晖洒满天空,流转出层层光晕。华灯初上,夜晚的花果园依旧热闹繁忙。
(谭镇林 杨志坚)
标签:特大型社区,电力护卫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