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山外青山”找目标

作者:刘艳婷    2009-09-29

最近看过一篇报道,介绍某企业找寻目标实行“动态化”的做法,他们不是把某个先进技术指标作为一成不变的终极目标,而是谁先进就学谁,取百家之长,选取一个最优的目标,实时更新,不断变化,“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理念发挥到了极致。这样的认识和做法在供电企业中也有很好的体现,比如实行的同业对标、最佳实践评选等都与此思路有很多类似之处。当然,要想深化此思维,还要将其运用到工作的方方面面。

作为供电企业没有标杆不行,没有标杆,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标杆低了也不行,标杆低了,看不到自己的劣势,以为自身是最好的了,就失去了前进的压力。尤其作为国有企业,存在竞争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着劣势,系统内可分为五个层次:本单位的,集团公司的,国网公司的,全世界的,国际的,目标可放在五个层次上,也可锁定“山外青山”,从其他行业领域中寻找。走出“青山”去学习先进单位、优质服务标杆单位的新思路,新见解,尤其是他们服务中好的做法、思路,回到企业中学习贯彻,迎头赶上,本身就是个提高的过程。

“山外青山楼外楼,众家企业争排头,排头争上莫回头,还有一流在前头”找寻目标的过程就是找差距的过程,电力服务永无止境,找差距时虚怀若谷,清醒地认识企业中存在的不足,下决心整改,争取更大的进步;差距找准了,清醒地看到自身的问题、症结所在,距离在何处,找到自己的“短板”,对症下药,找到提升工作水平、优质服务水平的对策。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对标,才是“标杆意识”的真切体现,也只有这样,供电企业才有更长远的进步、更一流的未来。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企业文化,学习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