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出生在80年代后的年轻人。
对于电,带给这样年轻人的社会记忆并不多,仅存在脑海里的依稀是这么一句顺口溜:睡了一觉,电灯猜到,煤油照买,电费照旧(方言)。那个时候,水电较少,用电紧张,家家都经常遭到停电,如果来电的话,常常在半夜,人们已经睡了一觉才来电,有电力线路也还需要使用煤油灯。不懂事的我依然记得当时大人们每当说到这句顺口溜时,都会流露出些许唉声叹气的无奈表情。
对于过去没电的日子,至今难以忘怀的是晚上做作业。那时,家里点的都是煤油灯,较少人使用蜡烛。为了省灯油,弟弟会在煤油灯多加两根灯捻子。等把作业做完了,满屋子都是黑油烟。洗脸的时候,用毛巾擦鼻子,白毛巾都变成了黑色的。
在那时,如果家里要操办红白喜事,就会提前两天提点小礼品到电管站,告知他们不要停电。记得那年冬天,舅舅迎来了人生第一大喜事——结婚。当时,外公按规矩要去圩上的电管站,外公把家里原本为过年准备的两只板鸭提走了……
那天晚上,舅舅的喜事里是繁星点点。电管站却好像是忘记了送电,家里整个晚上都没有电,婚事只有在煤油灯和蜡烛的微光下进行着。虽然是喜事,外公那晚还是有点气,在吃饭的时候,强忍着愤怒,双手不止一次拍打着桌子……
说实话,那时的我觉得,晚上除了星星,就是黑暗,偶尔有电灯,那也不如蜡烛亮。
到了九十年代初期,农村总算晚上可以保证有电用了。可一到晚上用电高峰期,电压经常不足。如果有谁家里在用电饭煲,那整个小组的电会忽大忽小,电压也变得很不稳定。到了过年过节的时候,每家每户的屋里屋外的灯都亮了,由于农村的变压器容量小,加之线径细,供电半径又大,家里的电灯泡儿经常暗得像支小蜡烛。
慢慢地,农村的生活逐渐丰富了起来,晚上陪伴我们的也不再是星星和蜡烛。14英寸“飞跃牌”黑白电视机成了当时农村最时髦的东西,并像燕子一样飞进了寻常的百姓家里,我家在1994年也有了这样一只“燕子”,它除了带来动画片的快乐,也让切实我害怕了一回。
在那年暑假的某个早上,母亲给了10块钱,叫我去村口缴电费。到了村口,我看到自家的电费需要二十几块钱,我们家用电9度而且一度电居然要两块七毛五时,自己顿时傻眼了,10块钱根本不够,我只好拿着10元钱回来找母亲,母亲明白后把我跟弟弟大骂了一顿,并对我们兄弟俩看电视实行了限时段限时期观看。为此,弟弟老是问我,哥,用电怎么需要那么多钱啊!我无语以对,因为我也不知道。
进入21世纪,家乡跟全国各地一样迎来了更好更快的发展机遇,村村通工程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电力部门的管理也更加规范,“两改一同价”的实施让百姓得到了更大的实惠,用电也不再是富人的专利,普通百姓奢侈的享受。2007年"户户通电"工程攻坚战的胜利,让村里的五保户低保户彻底告别了无电村,从此,居住在深山里的人们不再"白天看太阳,晚上看星星"。
随着城乡电网的改造步步升级,在家前屋后不远处,上了两台配电变压器,接户线也从1.76平方厘米的铝线,换成了25平方厘米的多股铜线,再也不愁停电和电压低的事儿。如今,家乡的农户家里电视、冰箱、音响、热水器一应俱全。
我家用的“火表”,也经历着从机械表、电子表前后换了5块,容量也从2.5安培、5安培、10安培、15安培到60安培的,电费也从每月4元到300元左右。
2005年,"对接长珠闽,建设大赣州",家乡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长期在外务工的小姨也回到了家中,在家乡的工业园里找到了一分称心如意的工作,月收入跟沿海发达地区相差无几。随之而来的是,村里的大小伙、大姑娘们都陆续回到了家乡务工。傍晚时分,他们忙碌的身影都在闪烁的霓虹灯下穿梭,在外务工人员的回乡见证了家乡经济的发展。
有人说,"无电不工,无工不富"。是啊,电力不发展,工业就不可能发达,工业不发达,百姓就难致富。随着用电条件不断地改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前的荒野被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的工业车间,家里的彩电也换成了高清,冰箱从“上海牌”换成了台“三菱”,用草烧饭的灶台也变成了电磁炉儿,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一叶落地知天下秋”。一个家庭用电的变化折射出了时代的风云变幻。毫无疑问,是改革开放的东风使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只有在伟大的时代里才可以梦想成真。
如今,每到夜晚打开门窗望去,家家户户都闪烁着“星星”,彻底告别了“白天看太阳,夜晚看星星”的年代了......
标签:电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