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建国大业》,与其泛泛的称之为电影,不如称为纪录片来的贴切。电影总是需要有人从生活之中提取一些片段,添上一条主线,一点一点的排列起来,顺着它或深或浅的讲出一些道理来。纪录片记录的历史没有导演,只是以时间为线,将事件穿起来,它的深刻就在于没有人安排主线,每个人或许都能从中理出自己的一条线来。
有的人从中看到了中国革命的曲折,建国大业的艰辛,从而感慨如今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像回忆录;又有的人看到了毛主席亲切,周总理和蔼,共产党员坚韧不拔,像赞美诗;还有人看到整个国民党政府腐败,内斗,灭亡的全过程,像警世格言。我看完整个电影,印象最深刻的只有一个词——民主联合政府。
这是一场淘汰赛,甲队体格健壮坚持一党专政,乙队身体薄弱主张民主联合,开局甲队进攻,结局乙队获胜。究其原因,民主联合,上兵伐谋。甲队力量强大,但一意孤行;乙队力量薄弱,但懂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懂得取舍。失人,人地皆失;失地,人地皆留,果断放弃延安。策略的优越弥补了力量的不足,策略决定方向,力量决定速度,方向错了速度再快也只是加速倒退而已。策略有两个近义词,大的叫“思想”,小的叫“办法”。《建国大业》的其中一条线或许就在这里吧。
古人云“治大国若烹小鲜”,那是站在“治大国”的角度,但反过来像我等“烹小鲜”之人未尝不可以学些经验。工作中,正确的思路与方法往往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比如蒋经国治理通货膨胀;另一个层面,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流程总是能帮助企业更好的成长,就像联合政府的发展壮大;还一个层面,正确的思想决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比如共产主义。
所有这一些都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上兵伐谋。历史或许就是在每一个细节上穿上这条线,夹杂在时间里,不着痕迹的一遍遍上演。
标签:黄山供电,上兵伐谋,《建国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