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让我想起年少时的一段记忆。
记得初中时所就读的呈坎中学,距离百十米就能看见一座座高压电力铁塔那巍峨的身体连接着一根根银线穿梭于空旷的丘陵田间,绵延向远处的高山峻岭,自己无论是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驻足野外,还是偶而端坐教室时眼睛余光的一斜,时常能看见三三两两的电力工人攀爬上高压铁塔检修作业,与山间田野农民耕作的景象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对于一名从小生长在农村的少年,那时除了对电力工人在高高的铁塔上进行工作的勇气敬佩以外,表现在眼神中的只能是一种羡慕——那是一名懵懂的农村少年对城市工人的憧憬和向往,这种情愫让人永生难忘。
可能是命运的特定安排,中考时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当时竞争异常激烈的电校,经过四年的寒窗苦读,如愿以偿分配回到家乡,通过三个月的安全培训后安排到线路工区工作。一到线路工区顺其自然就有意无意向同事们了解到母校附近的这条高压线路电压等级、贯通于哪两座变电站等等详细情况,就这样,年少时记忆中曾经见过的电力工人成了我的师傅和同事,他们在高高的铁塔上工作的身影在我的身上复制和粘贴,而我又变成了曾经熟悉的母校附近的高压线路设备的主人。于是一次一次与同事们穿梭往来其间进行细心的呵护……
转眼间十五个春秋已过,我也有幸从懵懂少年逐步成长为企业的管理人员,我们的企业也逐步发展和壮大,命运又一次特定安排在新世纪的2009年,自己亲自策划新的110千伏潜口—苦竹溪Ⅱ回线路工程(3010气象区段)施工,建成的这条新线路与母校附近的那条老线路结伴平行,这似乎是一种刻意的巧合。虽然只承担了即将成为黄山风景区重要电力保障工程施工任务的一半,心里有些许遗憾外,自己认识到最大的责任就是要保质、保量、安全地完成工程施工,确保如期投运。于是从年初起无论是项目部策划安排,还是到施工的前期工作准备,以及现场施工管理,我带领项目部管理人员充分发挥着团队的才能,确保工程的有序进展。时至今日的电网建设标准已不是从前所能堪比,铁塔强度的增强有效保障冰雪灾害天气的要求、铁塔高度的合理增加降低了对山区树木的砍伐数量、掏挖式基础最大限度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的架设在保障防雷的同时又提供了通信保障……看着在自己手上逐渐“成长”起来的线路,那一座座崭新的矗立山区田野的铁塔在阳光的映照下闪闪发亮,一根根粗壮的导线将势必为黄山景区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保障,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同时,我想说:感谢企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感恩企业给了我们相对满足的物资生活保障,唯有以主人翁的姿态付诸自己的爱岗敬业方可报答企业的无私和给予。
标签:黄山供电,感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