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的确确是:人各有志,不能强求。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工作单位的自由,也有在上班时间想什么的自由。这,他人是无权干涉的。
譬如,八小时以内,您可能会边工作边思索着如何把工作干得更好;您可能会在大忙的工作中设想着怎样使自己的生活更舒适,抑或是今天的晚餐吃什么;您可能在加紧工作的同时,盼望周末的早日到来,憧憬着愉快的旅游;您也可能在悠闲的办公室内,绞尽脑汁地琢磨着上级领导喜欢什么、需要什么,自己怎样才能步步高升……真是“天高任鸟飞”,人们想象的翅膀是谁也捆绑不住的。
但是问题来了。由于一些人在八小时内思想不集中,有人将上级交办的任务完成得不好;有人在现场施工中出了安全事故;有人在工作中损坏了企业的设备……这些不良结局的后果着实令人痛心。而有些事情的结果则不错,但效果不好,于企业、于事业不利。如本文前面提到的一种人,上班时间孜孜以求的就是怎样取悦领导,达到个人官运亨通的目的(当然,笔者不反对下级与上级关系融洽)。这样,极可能会滋长不正之风,如溜须拍马、贬低他人、拉帮结派、相互攻击,最后导致内部不团结,影响正常工作。即使某些人如愿以偿,但也会给企业发展蒙上阴影使单位遭受损失。
笔者有一位在某企业工作的朋友,他向我讲了件让人感伤的事例。他说,有一年企业需要任命一名宣传干事。有位早就令个别主要领导喜欢的人更加紧了和领导接近,加强了一贯的吹吹拍拍。后来,“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当上了宣传干事,却又陡增苦恼:一是自己的笔杆子不灵,犯了搞宣传的大忌;二是自己这样背地捣鬼上的台,许多人不服气,开展工作困难;三是正值企业需大力宣传和总结之际,自己对安排领导的“衣食住行”很内行,可写东西就需求他人帮忙了。于是他度日如年地苦撑着,愁坏了大脑、累伤了身子,工作却死气沉沉无起色。最后领导只好“忍痛割爱”,为其在后勤部门安排个位置算了事。
其实,笔者所说的绝不是极少数单位的极个别事例,不少单位八小时之内均有此类事发生,只不过结局不尽相同罢了。
令人称道的应是第一种人。上班时间努力工作,经常考虑怎样把工作搞得尽善尽美。笔者有位朋友就是这样。他从当普通技术员就干好八小时工作,业务上精益求精,后来升至企业的中层管理干部,现如今已当上公司业务经理,成为单位的核心领导。他在那里就全身心地投入到那里,那里的工作就发展,就蒸蒸日上。
其实,这当中并无什么诀窍。除个人经过刻苦学习具备才能之外,关键是一种“天天向上”的正确心态在起决定作用。
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办公条件,就看您如何有效地利用实施来勤奋工作,最终取得良好业绩并推动企业发展。有句话特实在:“大河有水小河满”。若上班时间胡思乱想不踏踏实实工作,企业准搞不好。企业效益不好,那您的诸多想法又能实现吗?
标签:上班时间,想什么,李友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