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过完春节,我就掰着指头盼正月十五了。只有在那天,各家才会把事先糊好的灯笼交到孩子手中,让他们尽情的玩耍,尽情的炫耀。
那天,我总是嫌天黑得太慢。一到晚上,我忙把平时舍不得用的红蜡烛点上,插在里面,整个灯笼在烛光的照射下晶莹透亮。奶奶总是带着我先到粮食屯照照,说这样就能五谷丰登有个好收成;然后是照大大小小的车,说这样一年都会平平安安、顺顺利利;最后是照床铺,说这样虫子就不敢爬上去。等走完这些繁杂的仪式,我迫不及待地跑到村头,那里早已聚集了好多小伙伴,他们也都拿着心爱的灯笼。等人到的差不多了,我们就挨家挨户的奔走,为大家送去祝福。由于爷爷的手巧,我的灯笼一直是人们赞叹的对象,小小的灯笼不知道给我的童年增加了多少乐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灯笼也不断发生变化。细布料代替了大红大绿的纸,灯笼的做工更加细致,样式也更加精美。五颜六色的小灯也取代了蜡烛,再也不怕风大走火,烧着灯笼。每年我还是习惯按照奶奶要求的四处照照,虽然我知道那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又一个正月十五到来,我早已过了打着灯笼到处跑的年代,可对灯笼却有着特殊的情节。今年,大家不约而同的把大红灯笼挂在了门前,整条街被照得亮堂堂的。红红的灯笼映着红瓦白墙,分外好看。我想,我们的生活也会像这红灯笼一样,越来越红火。
标签:东营,河口区,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