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对春晚不妨多点宽容之心

作者:沈新荣   2010-02-22

“春晚”已经卸下帷幕,紧跟着的则是网友们铺天盖地的讨论乃至批评。不可否认,今年的“春晚”存在着广告植入过多以及部分小品等节目质量不高的问题,“春晚”在网友口中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样的呼声,几乎每年都有。互联网的不断强大,手机业的迅猛发展,各种媒体的迅速普及,在这百花齐放的世道,央视不力群芳难独艳,春晚魅力大减、风光不再,也难搏观众的美言了。

俗话说金无足赤,何况是出戏。那么,“春晚”是不是应该如某些人所说,可有可无,甚至是可以抹去的节目呢?每个表演都有失误的时候,每次晚会也总会有遗憾产生,只要表演者尽力了,让大家开心过年,就行了。更何况,一大批工作人员和表演者放弃与家人团圆的机会制作晚会,也不容易。所以我们面对“春晚”,还是要多一点宽容之心,它毕竟只是一场晚会。

其实,冷静下来想想,不是“春晚”真的一年不如一年了,而是我们的口味越来越高了。平心而论,就这几年的“春晚”来说,还是有很多亮点的。许多节目在内容和可视性上都有明显的进步,舞台越来越美了,节目越来越丰富了,比如刘谦的魔术在让我们在惊叹之余也被祖国魔术的魅力深深折服。相声、小品等语言类节目,在选材上也更加贴近了百姓生活。

我们应该宽容“春晚”,感谢“春晚”。 也愿央视的工作人员能多听听草根的心声,深入草根群众,不断完善“春晚”的质量,不仅取乐于大众,还应把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更好地传承。同时,也期望我们热心的观众们,在品头谈足时,能公正客观对待“春晚”,而不是狂轰滥击,逞一时口快而有失原则!假如没有“春晚”,我们还能这样其乐融融享乐之中吗?离开“春晚”,或许对有些人来说无足轻重,但对那些十几年如一辙期待的人来说,那将是失去一个多么可贵的赏心悦目的娱乐节目。“春晚”不是鸡肋,它是我们生活的调味剂,是我们新年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少它,我们便少了些生活的色彩。明年的“春晚”,仍然期待,但盼望它能再创辉煌!

标签:春晚,宽容之心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