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年味

作者:江琳    2010-02-22

从古至今,年味充满了吉祥和喜庆,象征着团员与凝聚。为了这一刻,漂泊的人归心似箭,思念的心迫不及待。回眸逝去的岁月,记忆深处的那一点一滴会悄悄向我们走来,诉说着内心的期盼。

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整个节日都要用“新”这个字来凸显,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几乎一个腊月的准备,都是为了装扮春节而消耗的。从衣食住行倒言行举止都要焕然一新,用祥和与喜庆迎接那个重要时刻的到来。春联是我们年文化的代表:“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万家”。记得小时候的年三十,爷爷一早就开始写春联,爷爷儿时读过几年私塾,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在乡亲们眼里,他可谓是才华横溢。爷爷不但给自己写,还给街坊写,临近春节时,邻居们便买来了红纸送来,父亲写好后,邻居再打发孩子将春联取回去,年年如此!对联所到之处无不洋溢出欢乐喜庆的气氛。这个时侯,腊肉的香味飘进屋来,那是奶奶在厨房里忙碌着。我们一边咽着口水,一边在浓浓的肉香中看着爷爷书写,那一幅幅春联似乎也沾满了过年的香味。而今回到农村,却很少看见人们自己写的春联了,大家贴的都是印刷品的春联,虽然精美,但却少了温情和趣味。那些旧日的春联趣事,那些难忘的日子,似乎和爷爷一样,一去不返,成为珍藏心底永远的回忆;小时候,最喜欢家里包饺子,喜欢不是因为爱吃,而是享受包饺子时全家其乐融融的景象。我们总是坐在父母的旁边揪着面团玩,偶尔学着大人们包饺子,把面团当肉馅,这样包起来就真的是面团了。母亲有时会训斥我们,父亲则帮我们说好话,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家庭聚会中一段欢快的插曲。母亲包的饺子又大又好看,吃水饺时,母亲总是先看着我们吃,等到我们全吃饱了,她才吃剩下的。儿时的很多事我都记不得了,但是我记得每一个饺子里都包含着深深的母爱。

只身在外多年,孤单和忙碌多余,似乎更怀念和留念母亲包的饺子,虽然有时为了解馋也会买超市的饺子,但味道却不及母亲包的饺子亲切。而今,在这寒冷的冬天里,我顿觉寒意全无,因为守候在父母身旁,缅怀了书写的春联,回味着母亲包的饺子,感觉春天就在我的身边。

标签:休宁,年味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