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一个吉祥而又美好的日子,贵州省凯里供电局三穗县桐林镇绞强村蒲家组村民给三穗供电局送来一幅“光明使者”的锦旗。村民们捧着锦旗兴奋地说:煤油灯、蜡烛已经下岗了。他们打心底了高兴,对供电局千辛万苦送来光明,表示深深的谢意。
三穗供电局局长王周良接过这面锦旗,百感交集,那些户户通电的日日夜夜,那些供电工人一身泥水一身汗的影子,无不勾起他无限的回忆,他知道,在这面锦旗背后昭示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广大农民彻底告别了豆灯萤烛的历史,不仅仅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更主要的是民主与平等观念的贯彻,体现央企的责任情怀。
绞强村蒲家组位于大山深处,地处偏远,紧邻湖南省新晃县寿里村,历史以来,由于地理关糸,时有时无的照明用电靠寿里村寿里组转供,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湖南方取消供电,该组村民又用上了煤油、蜡烛照明的日子。
2009年初,按照贵州电网公司的统一部署,为了保证2009年12月底前完成“无电户”通电任务,实现电网覆盖范围内“户户通电”目标,三穗供电局积极着手组织开展电网覆盖范围内农村“无电户”的全面调查和核实,并精心做好施工组织工作,由于“无电户”几乎集中在偏远的山区,架设供电设施异常艰难,施工难度大,原本无路的高山上普通人连正常行走都十分困难,更不用说抬杆、立杆、架设导线了。施工人员们在崇山峻岭中运杆架线,平常的机械设备都派不上用场,只能靠肩扛人抬,将导线、拉线分成段,一点点往上背,许多施工人员的手和脚磨起了血泡,肩上拉出了血印子。但为了按期、按时、保质完成施工任务,三穗供电局克服无电户地处偏僻、地形复杂、交通和施工条件恶劣等实际困难,加强工程建设管理,采取倒排工期,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并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的联系沟通,积极争取村委和村民的大力支持,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将无电户建设工程建设成为让政府放心、让群众满意、让社会认可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通电对于绞强村蒲家组群众来说,是一件欢天喜地的大事儿,但对于施工人员来说,却困难重重,越是没有通电的地方越是道路艰险之处,施工人员克服了难于想象的困难,终于使工程得以顺利进行。
该局局长王周良和负责“户户通电”工作的副局长刘开鑫多次深入到现场,指导和督促线路的勘测、设计、架设、安装、施工。由精兵强将组成的施工队相继开进施工地点,施工队在各施工点,顶烈日,冒风雨加班加点,所有的施工人员几乎都牺牲了所有节假日,确保在相应的时间顺利完成任务。
去年12月31日,随着刀闸的合上,蒲家组的村民终于用上了放心电、满意电。这也同时标志着三穗供电局“户户通电”工程全面完工。在“户户通电”工程中三穗供电局共计新建10千伏线路0.46公里,新增配变1台20千伏安,新建改造低压线路10公里,总投入资金69.45万元,解决无电户104户。图为村民给三穗供电局送来“光明使者”锦旗。
标签:凯里,锦旗,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