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抽空到开平市大沙镇去走走,看到新装的电力线路和变压器,记者有几分动容。
大沙镇是位于广东省开平市西北部的一个偏远山区,是革命老区和水库移民区,当地的矿产、水利资源丰富,风景优美。随着开平市经济的发展和旅游宣传的深入,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进入村落旅游,这也将推动大沙镇的经济发展,当前解决大沙镇村民生活用电问题,便成了当务之急。
以前大沙镇电网自发自供的时候,“只要一到中午用电高峰期,家里电饭锅煮出来的饭就是半生不熟的,平时电网更是刮风就断电,打雷就跳闸,下雨就漏电”。大沙镇内颇有名气的华沙酒楼老板彬叔无奈地向记者诉说到。
一次,记者来到他家中,彬叔的老婆正在忙着准备饭菜,她兴奋地告诉记者,下午有客人定了酒席办喜宴,得先准备好饭菜。彬叔告诉记者,在此之间由于电压不足,时常停电,一般别人都不敢随意定酒席。在几桌同时接待的时候,吃火锅只能烧煤气了,电磁炉成了摆设,极大影响他的生意。冰箱空调等一些家用电器也难以启动,电压低成了彬叔发家致富的障碍。每当看到客人到来却停电,放在冰箱储存的食物不能保鲜而浪费掉,彬叔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2009年9月1日,广东电网公司江门开平供电局正式接管开平市大沙镇电网。而在此之前,为做好电网的接管工作,江门供电局局长赵树华、开平供电局局长欧郁强等领导多次前往大沙调研、指导工作。为让村民早日用上安全可靠的电,确保当地企业安心发展不“外嫁”,开平供电局早在2006年就已派出工作组进驻大沙镇,先后投入6500万元资金改造完成了大沙镇的配电网,以实际行动践行诺言。加大资金投入,加快电网改造,不断提高供电可靠性,原先残旧的设备焕然一新,横七竖八接驳在一起的麻皮线换成了清晰整洁的双塑铝芯线……
由于大沙地处边远山区,施工难度大。施工人员在大山深处运杆架线,平常的机械设备有时都派不上用场,只能靠肩扛人抬,将导线、拉线分成段,一点点往上背,许多施工人员的手和脚磨起了血泡,肩上拉出了血印子。电网建设任务越是繁重,安全和质量管理就越重要,难度就越大。山区中手机信号不好,对外联系也不方便,他们常常一进山就是工作一整天。
彬叔说:“七八月热得透不过气,太阳也猛,天冷的时候也只是一身工作服,看着他们那样工作,真不忍心啊!”
2009年5月,35kV夹水变电站投运。而总投资5484万元的110kV大沙输变电工程计划今年10月投产,投产后将进一步完善大沙电网结构。迄今,已新建10kV线路117公里,新增(更换)配电变压器88台共5615千伏安,更换电能计量表8673只。
“现在好了,什么时候想用什么时候都可以,一点都不担心。电价还比以前便宜,生意也跟着好了起来……”彬叔指着刚改造好的线路乐呵呵地说。
有稳定的电用,彬叔心里乐开了花,说起话来声音都大了不少,看着他忙前忙后的张罗,黝黑的脸上不变的是灿烂的笑容。
相关阅读:
大沙镇是位于广东省开平市西北部的一个偏远山区,是革命老区和水库移民区。全镇面积228平方公里,人口2.8万人,下辖14个行政村,共有153条自然村,其中革命老区村111条,水库移民6000人,属低收入的贫困乡镇。大沙镇电网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分别由镇属电网、星山电网、联山电网、水电管委会电网、大沙河水库电网、恩平市沙湖供电所电网和新兴稔村电网共7个电网组成。由于电网年久失修且管理不一,供电设备落后,当地村民过着三天两头停电的日子,他们形容当地的电网“刮风就断电,打雷就跳闸,下雨就漏电”。
据介绍,大沙电网用的电线是已经淘汰不再使用的麻皮铝线,整个电网脆弱而不稳定,电网的输送效率低,大概每输送出一千瓦时的电就要消耗掉40%以上。这样的电力设施不仅给村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也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曾经有许多投资者看中了大沙优越的资源条件,有意向到大沙投资,但一接触到大沙用电的实际情况,投资者纷纷打退堂鼓。
2009年9月1日,广东电网公司江门开平供电局正式接管大沙镇电网,计划投入2.7亿元改造、维护大沙电网。目前已建设、改造10千伏线路160多千米、配电变压器85台,改造低压台区84个,新装及更换电能计量表8800多只,大大提高了大沙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和供电能力,全面改善了大沙镇投资环境。
标签:彬叔,开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