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7月,我大专毕业分配到河口区供电公司政工人事部,从事宣传工作到如今已坚持笔耕不缀地走过了十年的路程。这十年从事宣传工作,是我个人成长历程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因为无论是面对失败的痛苦还是成功的喜悦,面对失意的迷茫还是坚定的信心,我都做到了“坚持”。
记得刚刚参加工作时的我,对一切懵懵无知却充满了好奇。当时正逢《东营电力报》创刊。说实话,学理的我并不擅长写作,但仍然多看多写、多投稿,热情却十分高涨。如果这时热情被打击,那么将不会有我十年的坚持。至今我仍然十分感谢时任编辑的崔爱国老师,他将我的第一篇处女作《芦花飞飘处》刊登在《东营电力报》副刊的最末位置,让我看到了希望的曝光,有了继续坚持下去的勇气。万事开头难,有了良好的开头,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写作热情,于是就拿出参加高考的学习劲头,认真地学习观察、仔细的琢磨修改,第二篇、第三篇稿件就接二连三地发表在各类报刊上。
从事宣传工作十年,经历了困难,也收获了感动,同时使我更加意识到宣传工作的重要性。2005年,受“麦莎”台风袭击,35KV义新线34号杆倒塌,致使新户乡全部停电。公司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修,我们也紧跟着赶到了抢修现场。风雨猛烈,人被吹得东倒西歪、站立不稳,碗口粗的小树拦腰折断。抢修人员在过膝的泥水中跌打滚爬,站在泥水中合力将电杆扶直,挖泥坑、埋地锚、打拉线,分不清全身是泥水、雨水还是汗水。在抢拍施工镜头时,我不小心一脚踩空摔进泥坑里,弄得满身都是泥水、狼狈不堪,但回头看到正在忙碌着的施工人员,才觉得他们真的很平凡、很伟大。我们不说、不写,谁又能明白他们、谁又能了解他们?宣传工作,写下的是文字,彰显的却是精神。
这十年来,我历经了写稿时的冥思苦想、投稿时殷切期盼、未中稿时的焦虑不安及中稿后的兴高采烈,逐渐从畏手畏脚的新人成为轻车熟路的老手。经我采访、组稿而跃然于纸上的人物有所长、变电值班员、线路卫士等等,至今,我总共写了1000余篇稿子,在各类报刊、杂志、网站发表500余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愁的人憔悴。”2010年,我会继续坚持下去,无怨无悔。
标签:东营,河口区,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