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新房,再配上你们给排列整齐、装在线槽内的铜芯软电线,不仅美观大方,而且会更加安全可靠。”近日,在莘县古云镇孙庄村,63岁的黄德明老汉拉着古云供电所农电工的手,对他们的“手艺”赞不绝口,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算起来黄老汉盖新房、换电线,这已经是第三次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村里刚通上电,牵在家里的电线,也就是最普通的电线--花线。当时,别说没钱,用不起好电线,就是有钱也买不到好电线;再说,家里只有一盏15瓦的灯泡,有好电线也派不上用场啊!
随着富民政策的实施,村民逐步富裕起来,黄老汉感到房子旧了,电线细了,挂在土墙中间、“管”两间房屋照明的“红”灯泡明显跟不上形势了。1992年春天,黄老汉从古云农信社贷款2万元发展养猪,实现年收入3万多元。这年正赶上二儿子结婚,双喜临门的他与妻子商量,扒掉了土墙房子,盖起了五间红砖瓦房。室内的电线,全部换成了绝缘护套铝芯电线。后来,村里再有人盖新房时,室内电线安装,也都照着黄老汉的样子做。为这事,黄老汉时常没事“偷着乐”。
形势喜人,形势逼人。这几年通过党的富民政策,致富步伐迈得更大的黄老汉,早就不满足红砖房子了。去年冬,他利用农闲的机会,花20多万元,终于又一次建成了一栋二层“小洋楼”,电器设备一应俱全。
电器多了,过去的铝芯电线明显“带”不动室内的这么多电器了。黄老汉请来供电所的农电工,帮他设计、安装了“清一色”的铜芯软电线,还配套了三相电源。仅购买电线就花了4000多元。农电工说,这些电线使用期,包30年不落后。
标签:莘县,三换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