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解读“民工荒”

作者:王岳斌    2010-03-04

春节后,各类媒体纷纷报道浙江、广东等沿海城市发生“民工荒”事件。据说,仅珠三角地区缺工就超过200万,导致部分企业生产线已处于停工状态。 

发生如此大规模“民工荒”事件,还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头一遭的事。一直以来劳动用工基本都是供过于求,以前媒体报道大都是出现“民工潮”。

发生“民工荒”事件,笔者认为这三种原因占主导:一是近年来,中央出台了扶持农业农村发展一系列政策,加快了农村城镇化建设,增强了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出门打工不再是唯一生财之道;二是说明金融危机在消退,国家经济在回升,出口订单得到一定程度恢复;三是农民工手边有一定经济积累,可以不用外出打工,在家进行养殖或种植业,达到“三全齐美”,感情上可以享受家庭的温馨、安全上可以排除亲人担忧、经济上并不比外出打工差。

正如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所说:“‘民工荒’是大好事”。它为我国经济转型带来拐点,为技术进步催生动力,为大专院校毕节生就业带来机遇。同时,有利于实现同工同酬,进一步规范劳务市场,提高农民工待遇和劳动保护条件。并对农民工劳动技能的提高提出新要求和高标准。

“民工荒”又为基层供电企业带来机遇,是其潜在的一个电量增长点,加速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步伐,时不我待。

 

标签:岳西,民工荒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