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企业最基层的生产管理组织,企业的所有生产活动都在班组中进行。所以,班组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经营的成败,甚至决定着企业的后备人才培养和生存发展。由此,加强班组建设,是企业适应现代管理,全面提升员工素质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企业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动力之源。在班组建设中,班组活动是班组长与员工沟通和联系的平台和桥梁,是宣传、贯彻、落实上级、公司、部门相关重要会议精神及工作要求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开展班组活动质量的好坏,不但决定了单位、部门整体工作的管理水平,更对企业的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一、班组在开展班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班组要完成生产任务必须要做好各项管理活动,这就要求班组长务必要充分发挥全班组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生产积极性,凝集一心,团结协作,共同作战,合理地组织人力、物力,充分地利用各方面信息,使班组生产均衡有效地进行、产生“1+1>2”的效应,最终做到按质、按量、按期、安全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生产计划指标。
就目前班组活动而言,由于人员在认识上、方式上、重视程度上的差异,而表现出种种不理解、不积极、不支持等现象的存在。在班组中,有时由于工作任务紧、量大而不按规定和要求组织开展班组活动,有的为了应付检查或年终考核评先被动的由某一个人“独笔挥豪”,把班组活动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没能站在通过班组活动,使班员广阔思路,着力于提高本班组整体管理水平的高度上来对待班组活动,闭门造车的现象也就成了一种较为现实的班组活动记录“方式”,造成员工对班组活动的认可度和参与性从思想上在逐步衰减,致使班组活动走过场,走形式。主要体现在:
一是班组员工认为班组建设是领导、班组长的事,与己无关,至少关系不大。总认为只要把自己手里的工作做完,就没事了,至于班组的生产、安全目标、人员违规违纪等方面的情况不是自己所要考虑的,把自己置身于个人的“小圈子”内,没有把自己与班组这个整体真正融如到一起,去想班组之事,去干班组之活,去为班组尽应尽之责。
二是有的班组对班组活动的开展未能制定相关的会议规定或制度。这就会造成班组长由于没有时间对班组前一个阶段性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一个系统的疏理和思考,而只能临时发挥。这必将会导致班组长照本宣科,长篇大论通读一番或就事论事的现象出现,班组活动也就不能抓住与班组实际相结合的要点进行深入分析和与本班组实际相融合贯穿。
三是员工参加班组活动时没有作个人笔记的习惯和意识,对一些要点和工作要求存在一过就忘的现象。员工空手来,空手归参加班组活动已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参加班组活动在部分员工心理基本达到了是不让被处罚而来的,被动的心态使他们不会去考虑在班组活动会议上我该去做什么,想什么。
四是由于没有记录下要点和工作要求,在讨论发言时就会凭空而论,出现大话、空话,甚至于一言未发。一般的情况均会出现“我通过学习,认识到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我将进一步提高认识,做好自己的工作”等笼统而又较为形势的发言记录,不能反映出在班组、个人的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就问题所制定出的改进措施。
五是由于上述的原因,致使班组记录的班组活动评价轻描淡写或者将评价当成要求班组成员怎么做的要求性提文,出现文不对题的现象,而未去深入分析通过本次活动达到了什么目的、存在什么问题及下步的改进措施,不能真正为每次班组活动给出一个客观、真实的评价,去达到PDCA闭环管理和持续改进的要求。
二、提高班组活动有效性的对策
1、各级领导和班组长务必要加大班组活动对提高班组建设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和在班组这一个平台上对提升个人资源,实现个人人生价值这一重大意义的宣传和引导力度。从思想上切实提高班组员工积极参与班组管理的主动性,促使他们用主人翁的姿态投身到班组建设工作中来,积极为班组的经营和安全生产工作查缺陷报漏洞,建言献策,真正将班组的每一份工作当成做自己家务一样来精心完成,把班组当维护自己的家一样来呵护和尽力。只有这样,在思想上才能凝集一心,共担班组之责。也只有这样,也才能避免班组活动的形式主义。
2、务必要做好班组活动会前的准备工作。班组长作为班组的“领头羊”,组织开展好每一次班组活动是班组长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要本着班组活动贴近工作实际,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开展,并结合本月工作重点确定活动主题。在会前,班组长一是要切实认真地、分层次地疏理好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并充分收集本月完成的生产任务和安全管理的工作情况等相关资料去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就查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二是在学习文件时要抓重点,不要将文件通读,通读文件会使员工感到枯燥无味,又误时间。任何脱离工作实际的班组活动都是毫无意义的,每次活动须做到既有书面的学习材料,又可采取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实际操作演练等形式进行。比如在进行某项作业前,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以此加深对安全生产规程、规章制度的认识与理解。对设备的操作或设备可能出现的缺陷和故障,可采取模拟演练进行消缺、排除等活动形式。这样,既能提高受教育者的技能水平,又能使受教育者乐于接受和参与。三是根据活动内容,提出本次组织开展活动的目的。可从通过活动,使员工掌握些什么,从思想上提高什么,下一步该怎么做等方面进行;四是充分以活动内容为主线,结合本班组的生产经营、安全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管理等方面拟定出几个交流发言提纲提前通知班组成员,让班组员工带着问题去听,去思考,达到集思广益,持续提高班组管理水平的目的;五是结合班组本月开展工作的实际,积极引导班员查缺陷,找工作漏洞或制度不完善的地方,全面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责任到人,限期整改。
3、班组长务必促使员工形成做笔记的良好习惯。“好记性不如乱笔头”,一个记性在好的人储存在大脑里的信息也是有时限的。况且,形成做笔记的习惯,即可使需要办理的工作不会出现遗漏,又可以使自己从他人那儿学到组织开展班组活动的一些步骤和方法,也能积累相关知识。同时能较好的顺应班组长组织活动的意图及对班组长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有效避免在讨论时凭空而论,出现大话、空话,甚至于一句未发的现象出现。在推行员工做笔记的工作中,可将每一名员工做的笔记次数与班组每月的绩效工资挂钩,每月开展一次核查工作,并对每次会议需要班员掌握的主要内容在下一次班组活动时进行抽问,以此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推行。
4、班组长务必做好活动的评价工作,查找差距,做到持续改进。每次的班组活动的成效是要从员工的讨论中而获得。班组长要结合首要提出的活动目的,并从员工学习后的发言来了解每一名员工在本次活动中学到了什么、吸取了什么、下一步怎么做等方面来判定是否达到了此次活动的目的。对未达到的要找出具体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做到持续改进,真正保证开展活动的质量,提高班组活动的有效性,使班组建设管理逐步上水平,上台阶。
班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强化班组管理,取决于强有力的组织管理,取决于能否制订出一套可行性、操作性强的推广模式并持之以恒的抓落实,形成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共同携手,着力于提升班组管理水平而献一份力。
标签:班组长,提高班组,活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