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农电员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受聘于当地电力部门,又不能完全脱离农业和农村;虽然是为电力企业效力的专职电工,服务对象却是乡里乡亲的“自家人”。由于他们大多来自农村,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水平较低,部分农电员工对专业化管理的模式认识不足,存在思想情绪。因此,必须抓好农电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新”求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取向不断发生变化,如果单纯地就思想政治工作抓执行,按照条条框框来约束职工,那最终执行的结果必然不佳。因此,必须要准确把握农电员工的心理状态。他们所关心的并不是你搞什么花样的活动,而往往信奉一条朴素的道理,那就是:只要对单位的整体利益有好处,能够适度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就积极参与,否则就回避或消极抵制。这就要求我们在制订企业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时,必须以“新”求变、充分论证、上下沟通,量力而行;必须结合“新电力、新农村、新服务”的大局,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执行能力;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农电员工的积极性,宣贯到位,引起共鸣,广泛参与。固镇供电公司在近年的各项农电管理改革中,积极宣传企业目标与个人需求的必然关系,把职工的兴奋点调动起来,把广大农电员工的思想观念统一到企业确立的发展目标上来,使之自觉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工作,自觉彻底地摒弃行业垄断特权思想,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以“小”见大
要做好农电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当围绕“小”字做文章。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要把“大道理”变做“小道理”来讲,把“大目标”分解成“小方向”来说,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具体化,更具有可操作性。比如:农电员工常年生活在自己土生土长的乡村,世代相居,彼此相熟,使他们与村民之间形成了一种牢固、持久而复杂的社会关系。根据这一情况,固镇供电公司采取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方式,针对“乡情圈”与工作之间发生的矛盾及时进行调解,说明大家与小家的关系。政工人员用用百姓话,谈百姓事,做到既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既不厌其详,又娓娓动听,使被教育者于和风细雨中明白道理,于潜移默化中获得理解。这样,不仅能得到村民的理解,又能树立农电员工的威信。再如:有的农电员工嫌工资收入低,工作难度大,对分配的工作产生抵触情绪。固镇供电公司政工人员围绕其家庭实际情况,进行纵向比较,与周边企业进行横向比较,使他们打消抵触情绪,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
以“实”求效
做思想政治工作,要避免空洞说教,应当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归根结底,还要为职工解决实际问题。当前,基层供电所农电员工对自己的工作环境、生活待遇、社会保障、民主权利等切身利益十分关心,许多思想问题往往是由于这些实际问题得不到解决而衍生出来的。因此,要从根本上端正对农电员工的态度,对农电员工怀有深厚的感情,与他们平等相待,和他们交朋友,做他们的知心人。要设身处地的为农电员工着想,随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倾听他们的呼声,抚平他们的情绪,关心他们的疾苦,真心诚意地为他们解决具体困难,实现心灵上的沟通、理解,从而达到增进感情,提高认识的目的。固镇公司在充分了解农电员工所思、所急、所需的基础上,从他们最关心、与之关系最密切的问题入手,签订劳动合同、提高薪酬待遇、组建农电工会、提升政治待遇、建立社会保险,解决后顾之忧。还还定期为农电员工检查身体,给他们购买了商业保险;开展经常性的家访谈心活动,救困扶贫,温暖人心。这样,就能把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同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从而把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逐渐变为农电员工发自内心的需要,成为他们自觉自愿的行动。
以“点”带面
身教重于言教。供电所所长是兵头将尾,其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每一位农电员工,因此,供电所所长要在“带”字上做文章。在“急、难、苦、险”的环境下作业时,要亲临现场,组织指挥,及时给农电员工提要求、教方法、做示范。思想政治工作者更要为人师表、身体力行,坚持真抓实干,说到做到,言出必践,践诺如山;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严格按章办事,不做企业特殊员工;坚持要深入基层,了解企业、了解员工,掌握实情。“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榜样的力量就是无声的命令,使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促进工作的开展。固镇公司非常重视选树先进典型,发挥模范作用。注意发现和总结农电员工中的涌现出来的先典型人物,并对他们及时表彰、奖励、宣传、弘扬,让先进人物有荣誉感,进而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使之永不停步,追求更高目标。同时,还注意发挥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用榜样的力量影响和带动广大农电员工,脚踏实地,扎实工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使农电员工真正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
标签:固镇,农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