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老丈人家拜年,一走进那座久违的偏远山区,便看见家家户户挂满了红灯笼,门口贴上了红对子,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一些以前不怎么熟悉的面孔也相继出现在我的眼前,让我感慨那种“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在外奔波的辛劳和家中亲人的彼此牵挂。是啊!在外辛劳一年了,不管挣没挣钱,在一年中最后的时段,回家和亲人欢聚这是最幸福也是最美好的事情。
到老丈人家,丈母娘已在门口等着我们。一看到我们来,丈母娘抢过女儿就要抱。女儿在妻的怀抱中沉睡着,可是当丈母娘的喊声在女儿耳朵边轻轻唤起时,女儿一下子就挣开了眼,继而高兴地直喊:“姥姥,姥姥……。有很长一段日子没带女儿去看姥姥了,女儿小小的的心也常记挂着这位远在百里外的姥姥。
吃过饭,妻照旧和丈母娘唠叨开了。由于我对客家话不太熟悉,虽大部分能听懂,可笨得怎么也学不会说。妻常说我真是笨的可以,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在语言这方面的弱点。没事,于是想到处走走。走上那条干净的水泥路,抬头向上望去,水泥路弯曲着向上蜿蜒而上,路两旁毛竹树木参天而起,触眼尽是青翠一片。一辆锃亮的小车缓缓地从下面朝我这边开过来,到我身边时突然刹住。“小易,新年好啊!”我一看,原来是老丈人家一位做木材生意的亲戚。他一下车就指着刚买的新车问我车子行不行。我说你做生意挣了不少嘛,这么快就买上了车子。“现在国家特别照顾我们农民,什么都搞下乡补贴,我赶紧抓住时机买了一辆。”亲戚说完,说有要事先走了,走时还一个劲地邀请我去他家坐坐。
最近几年,一项项惠民政策接踵而出,农民的日子是越来越红火了,腰包也越来越鼓了。以前我听过一个人讲山区的一个笑话,说得是山区的人没有看过车子。有一次一辆车子从山区经过,看见的人都以为那是一只庞然大物,到处说那怪物长着两只大眼睛(前车灯),四条腿(车轮),屁股一放烟跑了。这个笑话是用客家话讲得,那个音调配上讲笑话人的神情,确实让人听后会大笑不止。可笑过之后却让人备感痛心。时代在前进,如今的山区跟上了时代的步伐,通过电视网络,山区的人们视野开阔了,头脑灵活了,搞个体,做生意,勤劳发家致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让人高兴的事情。
晚上吃过晚饭,老丈人说再等一会烟花就会响个不停。烟花会响个不停,我有些怀疑。正想着,“嘭”的一声,不知是哪家先响起了第一声烟花燃放声。我赶紧出门去看,不远处,烟花在空中五彩缤纷,给山区的夜空增添了无限色彩。紧接着,对面挂着大红灯笼的那家也开始放上了,彼此相互辉映,好不热闹,正看得起劲,突然我的头顶也“嘭”的一声巨响,抬头一看,五颜六色的烟花在头顶炸开。原来是老丈人“返老还童”,也兴致来潮地玩上了烟花。第二声、第三声,一声紧接着一声响彻云霄,把天空变成了一个烟花世界。此情此景,让我备感国泰民安一派祥和的喜庆氛围。
春节走访最怕的是喝酒。记得去年春节到妻二姐去。席间劝酒声不断,山区人热情,不喝实在是不好意思下桌子。没法只得闭眼往嘴里倒,直喝得我呕吐了一个晚上,人像大病一场。可二姐夫还说没有喝尽兴,改天再好好尽兴一次,吓得我是把头直摇。今年再次去妻二姐家,桌上再也没有了那种劝酒声,大家想喝多少就倒多少。这种现象让我欣喜,说明大家对酒精的危害已越来越重视,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热情地硬要把一个人灌醉了就算好客。
几天时间一晃而过,又到了该上班的时候了。晚上回到家里,我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氛围中,想春节所见,再想前几年春节所见,这期间的巨大变化,真的是让我感慨万千。
标签:奉新,易来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