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穷山恶水,今天的旅游胜地。这一日新月异的大大改变,是北盘江水电站市场开发潜力获得的丰收成果。真正实现了电力市场同地方经济同在起点,共享“双赢”的良好局面。
在西部建设的开发中、电力部门在“西电东送”的响应下,就开始作手于北盘江流域的水电站建设开发。光照、马马岩和董箐电站的相继投建、为北盘江流域这一地带的农村市场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桥梁纽带。
在董箐电站未建之前,位于北盘江流域地段的板贵乡。这里是一个人穷、山恶的边远穷山乡。可以说是只见江水东流、不见人影停留。这里的山在沉睡,静静地在深山谷中陪伴着远去不复的东水。昨夜一阵夜风吹,千朵万朵树花开。是啊!当董箐水电站建设的项目实施后,昔日的村庄确实换了一片蓝天。你看,多数的农家人搞起了:水上运输、养殖、农家乐和旅游等等。去年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视察当地的工作时说:这里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发展潜力一定较为可观,真是人间度假旅游胜地。一石激起千层浪。以往的山野村夫们在当地政府的带动下,纷纷将家中积累多年的资金投入到水上运输的行业中。此时的大山已经不在沉睡,此时的水流去又复返。
短暂的时间里,板贵乡的旅游业也萌壮起来,让在人们心中不愿留恋的乡村而在周未带上家人、朋友前往。政府在抓引进外商进入投资开发的同时,也在考虑当地的村民出路。为了两者兼顾,当地政府派出工作人员进村进寨给村民们出谋划策。真正让董箐水电站的开发建设为我们开劈了天地,而我们一定要在这个新天地里构造宏伟的蓝图。是的,由于董箐水电站的建成,村子的人们在思想上有了较大的转变。年轻的小伙子们思考着学一门之技开轮船,小姑娘们想着学习当导游。而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们不甘示弱,但岁数不饶人,可他们却不服老,在码头上摆起了小摊摊。看了此景就想起了一个电视栏目:全家总动员。
悠悠岁月不堪回首,眼下的蓝图是我们面对的现实。由于董箐水电站的建设,地方的财政收入和村民们的人均收入都有所增多。在以往人死鬼散的北盘江边,根本没有一户供电用户。但现今的江边小卖部却向春雨后的笋子一样发了起来,供电量就天天在往上涨,而小卖部的主人们的腰包也一天比一天涨了起来。
如今的北盘江也好似情犊初开的花姑娘,大大变了模样,成熟了、懂事了、见了世面。山不是以往的山,水不是以往水,这些的成绩来源于电力市场的开发——董箐水电站的建设。
标签:建设发展,关岭电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