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浇地用电最划算,省时省力又省钱。”4月19日,尉氏县南曹乡北曹村支书朱广现一边指挥着村民们浇地,一边和大家算起了经济账。
以前,村民们浇地都是用用柴油机带水泵浇地,不仅要提前买好柴油,家里没有机器的还要四处去借,赶到抗旱时期,浇一次地要排队等十几天,有的甚至错过了庄稼最佳成熟期,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2008年,尉氏县农田机井通电工程开工,该工程涉及全县12个乡镇25个行政村,共投资510万元,新建10KV线路18.82公里、400V线路66.06公里、台区26个容量2600KVA、所带机井411眼,可电灌耕地9920亩。
北曹村便是第一批受惠的农户,为了使工程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勘测人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勘测,制定了最佳的供电路线。工程竣工后,南曹供电所让用户及时到所内办理磁卡浇地,并组织精干力量成立了抗旱浇地应急服务队,深入到田间地头、井口渠边,现场签订《临时用电协议》,义务为农民安装表计,给用户讲解怎样使用磁卡及使用后怎样保管。
朱支书算了一笔账:“全村3400多亩地,只要这17眼机井同时浇灌,大约20能够浇上一遍,如果每亩地增产100多斤,那么全村就能够增产30多万斤粮食,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现在,农民抗旱浇地都用电,原来专门预备浇地的柴油机也被闲置一旁,大家都说:“还是用电方便,卡一刷就行,省工又省钱。”
标签:朱支书,经济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