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碰到与孩子的意见不一致的情况。星期六中午吃完饭,儿子拿出一张其中考试英语试卷给我看,对我说:“妈妈,你看我这次英语考试考了124分,全班第二呢。我想下午打打篮球,行吗?”
“你不是还要多练习做数学题目吗?你这次数学考试失误没考好,我认为今天下午你还是多练习做数学题目吧?你觉得呢?”我说道。
儿子没有回答,独自坐在沙发上,一脸的不高兴。我边洗碗边想:当年我读高中时,心里的压力不是也很大吗?学习的确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我们做家长的要换位思考,不能把自己放在孩子的对立面,而是站在孩子的立场去体会他的感受,要给孩子一些权力,让他自主选择。不要对孩子管得过宽过死,不要一切事情都由家长来决定,否则,孩子会觉得很委屈,会觉得大人对自己不信任、不尊重,孩子就有可能和大人对着干。家长不能用自己的思维来限制孩子,使孩子感觉自己不能发挥能力。因此,我们要做孩子的引路人,让他们有自己的自由空间,再就事论事跟孩子讲道理。家长要教会孩子学着开心,每天微笑,快步走路,昂首挺胸。读书时,声情并茂大声朗读。还要教会孩子自我暗示的方法,如不要总是想着自己掌握的知识还差多少,而是想到自己现在已经会多少,以此增强自信。
洗完碗后,我走到儿子身边,说:“我想了一下,你先睡一会儿,起来你想打下篮球,也行,放松一下,我尊重你的意见。”
“谢谢妈妈,理解万岁!”儿子高兴地答复。
标签:做孩子,引路人,新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