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88生日即将来临时,我原本计划回家探望,但公司上下全力投入到抗旱救灾保供电和城乡结对送水等活动中,我推迟了探亲计划。
在老家,父亲自己洗衣、煮饭、种菜,生活自理,而且身体不是很好,有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老人常见病,但他拒绝打针,遇上头疼脑热什么的也只是自己配一些草药熬了喝。退休前在本地县城是一位较有名望的中医,退休后,拒绝了单位分房,坚决回到乡下,开始田园生活,其实父亲根本就不会农活,完全依赖母亲劳作。虽然有四子一女,他却拒绝了跟任何一个,他说:我想怎么过就怎么过。
去年87岁生日时,我回老家探亲,父亲气色还不错。看到他自己做家务已经有些吃力,我建议请一个保姆,不想父亲一口回绝,还狠狠地教育了我一顿:“我们家祖祖辈辈就没有这个传统,自己能动手为什么要别人来服侍。不要吃了两年饱饭,就忘记了过去饿肚子的年代!”我当然不会忘记,大集体时代,想吃点肉要等到过年,一个生产队也就杀一两头猪,分到户最多两三斤,不仅如此,就连玉米饭也没有保障,经常要挖野菜充饥,吃得久了,满脸浮肿,走路都在“打飘”,一个二个的面黄肌瘦。听母亲说二哥就是在最艰难的那一年出生,两岁多就夭折了,是饿死的。
父亲退休的第五年,母亲生病去世了,那时几位兄长都已成家立业,日子刚刚好过点。父亲一夜间头发全白了。生活中的一切劳作都开始靠自己动手。以前在单位有食堂,在家有我母亲,所以直到退休都不会做饭。刚开始,只会简单地烧点油汤下玉米面做成玉米糊糊,再后来才学会炒点菜。衣服被子也洗不干净,但毕竟学会了生活自理。偶有乡里乡亲来求医问药,顺便带些菜蔬酒水,父亲不好拒绝,就自己配一些草药免费给他们,有些要在医院去买的就写好交代清楚。一般一副药也就几毛钱最多几块钱,若按现在的药价,也就几元钱或十几元钱。“农民的钱都是血汗钱,来之不易,更何况名贵药材也不一定效果好”父亲常说。父亲用药最多三副,过了若还没好或者效果不明显,则推荐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因为父亲重医德,因而在方圆百里很受人尊敬。
父亲对后辈极力支持的只有两件事:读书、建房。所以在六、七十年代尽了最大努力供我们兄妹五人读书,直至全部参加工作。因为我远离家乡,又没有要家产,所以父亲对我格外关心,尤其是建房,将自己的积蓄大部分给了我。对此,几位兄长很有意见,说父亲“远香近臭”,但父亲一概不理。父亲对亲朋好友说,母亲生病那几年,只有我尽了最大努力,而且成长的经历多一些苦难,在人生的低谷也没有放弃去努力,去奋进。父亲是一个意志坚强但脾气不好的“霸道老头”,我至今只看见父亲流过一回泪。
那是母亲去世的日子,他一边对着母亲的遗像喃喃自语,一边抹眼泪,这加重了我的悲伤,也让我自此感受到父亲心灵深处脆弱的一面。而在此之前,父亲总是一副威严的面孔,不苟言笑,在家庭说一不二,只有给病人看病时才会稍见舒缓的表情。断断续续听闻父亲讲起他从9岁跟师学医,师傅就是当时全县有名的老中医吴二先生,先生的脾气就是那样。父亲不仅学到先生的技术,还秉承了先生的脾气。这使得我们兄妹很惧怕不敢靠近,在学校也大多听话,比较刻苦。但我最终没有逃脱被父亲狠狠地用竹棍抽了一顿,竹棍成了竹条,我也是皮开肉绽,原因是交不起学费被老师赶回家要钱,而父亲以为我逃学。从此对父亲总是敬而远之,这大约就是我后来下决心远离家乡从军的真实缘故吧。
我经历了当兵、防御作战、平息暴乱,求职、打官司、再求职、困境中自学等,苦痛经历无以言表,一次次战胜磨难,一步步走到现在,虽然离“功成名就”还很远,但我觉得只与自己的过去比,还是在不断进步。细细回顾父亲的性格脾气,我的韧性和积极进取虽与军队这个大熔炉有联系,终归还是受到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战胜苦难,踏平坎坷,磨练意志,其实也是人生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今年不能及时回老家看望,我知道父亲会理解,他是一个深明大义的人,就像当初送我参军一样。
父亲,我遥祝您88岁生日愉快!
标签:父亲,生日愉,文山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