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这是安全生产领域著名的“海恩法则”。作为电力从业人员,这个法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呢?
启示一:关注1000次暗示,建立安全价值观,抓好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抓建章立制,抓职工培训,抓安全文化渗透,抓现场安全管理,抓好规章制度落实就是抓安全的基础工作。电力行业有句名言,半部安规打天下,说明安规对于电力生产和管理中的重要引导作用。安规已经将1000次暗示作为安全风险控制点,进行了科学的规范。企业安全文化要解决的重点是将安规与本单位的实践相结合,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参透管理者的灵魂里,落实在各级员工的行动中。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各级管理人员责无旁贷,他们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启示二:控制300起未遂先兆,做好安全工作的综合治理。
各单位、各部门的安全侧重点是不同的,通过作业内容的划分,发现与已相关的安全危险点,只在可控制的几点,不再是厚厚的一本书。将与已相关的危险点,进行认真梳理,利用卡片的形式,及时提醒。该做的,必须做到位,不该做的,坚决不做。做到令行禁止。要员工做到的事情,领导先做到,禁止做的事项,领导先不做。领导是安全工作的风向标,领导认真了,职工就规范了,现场规范了,企业就安全了,很浅显的道理。
启示三:找出29次轻微事故发生的原因,落实解决安全风险防范措施,是管理人员和各级安全监察人员一段时期内的工作重点。
29次轻微的事故形成的原因,反映是本单位安全控制工作的薄弱点。这是本单位应重点监制的地方,是一段时期安全风险防范的目标。管理人员必须树立很强的安全意识,及时深入分析每一次轻微事故发生的原因,从因果关系出发,对于各形成因素按重要性进行排列,将防范措施落实到现场;安全监察人员必须熟悉生产流程,清楚危险点所在,从操作方面症断,找出防范安全事故发生的对策。只有从制度、流程、技术保障、人力资源等方面入手,对症下药,从深层次方面找原因,从管理上找缺口,找到打开解决“29”难题的钥匙。
无数血的教训,无不在警告我们要把安全工作做在事前,落实制度,加强监管,呵护员工,防患于未然,让那些不该发生的绝不发生、可以避免的完全避免。
“海恩法则”提示了一个真理,当灾难的“提醒与暗示”接踵而至,有关人员应正确回应这些信息,并及时组织和实施相应对策;管理人员的失察和漠视是造成事故的深层次原因。这不正是“海恩法则”要告诉我们的吗?
标签:海恩法则,启示,黄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