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供电企业绩效管理之数据管理

作者:唐志林    2010-05-28

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降低电价,改善服务,提高效益”为主要内容的电力体制改革,对电力企业的管理体制、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带来了重大的变化。要适应电力体制改革的需要,进一步开拓电力市场,迫切需要对现有的电力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优化,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作用,促进企业效率和效益的提升。建立科学适用的绩效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需要。然而在供电企业中更多反映出的仍然是电力效率问题。我国主要电力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不到世界先进水平的1/3,虽然国家电网公司有“一强三优”的战略目标、南方电网公司有涵盖9个条目内容的“南网方略”,都构建和设计出相应的指标体系,但如何实现目标,怎样达到目标,许多供电企业为此绞尽了脑汁。

供电企业绩效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电力发展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和各种应用系统的开发,使得通过实现企业生产和管理的信息化提高企业绩效成为一种可能。

企业信息化不断使企业的管理有了数据支持,即对企业的管理可以“用数据说话”。但绝大多数供电企业的信息化工作并没有对企业的绩效产生影响,更谈不上提升企业绩效管理水平。企业信息化在改变工作和管理模式的同时,也提高了办事效率。但是,企业信息化为企业带来了多大的效益却不得而知,显而易见,企业的信息化肯定能促进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能够为企业带来长远的发展动力和效益。企业绩效是用数据和尺度来衡量企业现状的一种目标导向的管理,而企业信息化正是通过不断将企业管理、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信息数字化,使企业管理数字化,从而将企业战略落实到各项管理工作和员工的日常工作中。企业也只有通过不断推动企业信息化进程,才能逐步使工作效率、员工绩效、企业绩效得到提升。然而要利用企业信息化解决供电企业绩效问题,需要重视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从管理数据入手给企业绩效找到支撑点。从管理数据构建企业数据管理体系,形成对企业战略的支撑;企业绩效来自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数据,管理好企业的数据,等同于构建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石;通过对企业管理数据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实现对企业绩效的良性提高,各级部门能够轻松地发现绩效低下的原因,找到团队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逐步形成提高企业绩效的内在动力。

其次,结合企业绩效目标和企业信息化实际情况,建立用“数据说话”的管理平台。重视对基础数据的管理,通过对企业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规范,达到对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流程化、模块化、绩效化的目的;系统地分析差距,将日常工作业务从绩效管理角度进行重新设计和分解,设计指标体系,将指标体系绩效化、体系化,通过对指标体系的归纳、分析、溯源、透视,发现实际工作和绩效要求之间的差距。

之前电力企业信息化主要是立足于减轻工作压力(如数据反复录入等问题),以及解决工作流程不畅通的问题(如工作中的审批等问题),而没有考虑流程优化、人员绩效、企业成本和效率等与企业发展和绩效相关数据的信息化问题。因此电力企业绩效管理必须要注重企业信息化管理,而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必须将企业管理、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涉及到的信息充分数据化、信息化,从而提升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

标签:供电企业,绩效管理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2,010-63231638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