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机制的逐渐完善,当前,供电企业不仅要肩负起安全供电的责任,而且还背负着电费拖欠的风险。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以种种借口冠冕堂皇地拖欠电费,受“地方保护”的企业肆无忌惮地不缴电费,以及心怀不轨的企业借改制、破产之机拒缴电费……成为了供电企业电费回收的最大难题。本文就如何提高供电企业电费回收风险防范以及实施相应的对策等问题作简要的探析。
一、电费回收问题剖析
电费回收是供电企业生产全过程的最后环节,也是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成果的最终体现,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企业实力的不断加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电费回收压力,但是由于用电需求不断增长,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以及电费回收新问题不断凸现,电费回收环境仍然举步维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多数电力客户不能按时交纳电费,而且即使是在交纳电费时,也会遇到了各种困难,例如:缴费渠道单一,缴费点设定不够便民,排队等候时间长,服务态度不好,单家银行交费等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电费回收,客户缴费难问题没有切实妥善地解决。
2.内部管理差错,人为因素导致电能表计量不准,增大电费回收难度;基层供电所估抄、漏抄现象时有发生,极少数电力职工责任心不强,导致拒缴电费的事件时有发生。
3.电力企业作为当地骨干企业,政府重点扶持的企业,一旦发生企业或政府机关托欠电费,供电企业采取停限电措施实施困难,长年累月容易形成大额欠费,最后形成呆账,坏账。
4.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转制、倒闭破产数量不断增加,同时对于一些濒临倒闭或破产改制的企业,很难及时了解到他们的真实经营状况,真假破产企业难以区分,无法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规避电费风险。
二、电费回收实施对策
电费能否顺利回收事关供电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供电企业必须从多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以防止拖欠电费的形成,使企业自身的效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1、扩宽客户缴费渠道,适当增加缴费点
针对缴费难、缴费不方便问题,供电企业可以通过与多家银行实时联网,实现客户自主选择储蓄网点交纳电费,实现电费回收的现代化管理。客户可以任选工行、农行、邮政储蓄等任何一个储蓄网点开立活期储蓄户或储蓄电费专户,每月用电客户电费将由银行根据供电企业提供的代扣数据从客户签约的代扣账户中自动划拨结算电费,客户也可到上述银行的任何一家储蓄网点进行现金实时缴纳电费;同时根据用户居住密集程度设立多个缴费点或者代理缴费点,方便电力客户及时缴纳电费,从而减少电费回收风险。
2、构筑责任体系,加强内部催费能动性
电费回收工作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贯穿于营销管理的各个环节,需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密切配合跟踪与协作。供电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建立一整套的抄核收流程,加强电力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杜绝抄核收过程中的错抄、估抄以及核算中的失误等问题导致的增大电费回收难度,同时建立责任人欠费台账,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保证电费月结月清。
3、定期清理拖欠电费,建立电费回收常态机制
电费回收工作难在需常年累月持续不断进行,是一项周而复始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攻坚战,这就需要全体抄收人员常抓不懈。供电企业必须要抓早抓好,措施有力,分工具体,责任到位,并结合实际提出较为可行的“月月清,季季清,年年结”的电费回收总体工作思路,并且在清欠过程中注意“盯住欠费大户,跟踪破产户,攻克停产户,扫清一般户,控制新欠费户和不守信誉户”,及时总结记录,建立企业信誉度评价等级,并根据企业的信誉度等级确定相应的欠费额度,实施红、黄、蓝三级预警机制,尽可能地将电费回收风险降到最少。
4、加强法律政策应用,提高法律意识
依法治企在电力企业中正在广泛开展,供电企业已经进入了依法治企阶段,依法治企的理念就是要求供电企业必须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必须依照法律法规来解决欠费矛盾、纠纷等问题。供电企业在电费催收的过程中,要时刻树立依法收缴电费的权威性,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电费回收环境。因此,对发出的《催费通知单》和《停电通知书》等遭到客户拒签或以挂号信发出客户仍不承认信函内容的情况下,供电企业应积极引入司法公证,对通知书送达过程和停电过程进行现场公证或第三方签字,并保存原始记录,确保自身合法行为的凭证和依据,同时还要时刻注意欠费停限电过程中其他资料的收集,为日后可能出现纠纷诉诸法律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三、小结
电力体制改革正逐渐迈向商品化、市场化,电力市场也将逐步形成,电费回收正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时刻,电费回收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在日常的回收工作中,而是要更科学化、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作为供电企业的职工,要千方百计,挖潜堵漏,不断探索电费风险防范措施以及相关对策,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完善,防止电费呆坏账的产生,防范欠费风险。
标签:电费回收,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