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童年的美味

作者:李友柱    2010-08-12

说到童年美味,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家乡那又甜又香的玉米。每每回想小时候啃的玉米饼、喝的玉米粥却是那么的有滋有味,别有一番感触涌上心头。

我出生在六十年代的苏北农村。在那时的老家农村,玉米成为大部分人家一日三餐的主食。人们通常把玉米称作大芦棒子,想必是相对于小芦秫(高粱)而言的。在我的老家,玉米并不是什么稀罕东西,每年各家各户的房前屋后都会种上玉米。一人多高的玉米地,也就成了我们这些玩游戏的天堂。到了秋天,玉米上场,然后把他们编成辫子挂起来,好像整个村子都变成了金色。

家乡的玉米颗粒饱满,晶莹橙黄,抓一把闻闻,却有着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一旦把它磨成面,筛去“彩子”,然后放进锅里用慢火细煮,能使熬出的玉米粥上结着一层粘稠油亮的粥皮,其实就是玉米油,它不仅有营养,还特别有味好喝,倘就着萝卜干或咸菜趁热喝上一大碗,只觉得细腻柔滑,直往嗓子里钻,那种满足简直没法说。

每到初秋时节,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到处呈现出一派金黄色。农民们往往将低洼的田地栽上水稻,在高岗地段掌上玉米。这种作物根系发达,生命力极强,不怕虫,不怕旱,,长得很茁壮,所以,每年不管旱涝,玉米总是丰收的,因而玉米就成了人们的主食。那时候,女人们生小孩做月子,是免不了三样东西的,就是鸡蛋、红糖和玉米面。在那个非常特殊的年代,鸡蛋和红糖是稀罕物,不可能满足产妇的需要,只有玉米充足有余,想喝多少有多少。也许是玉米面真的营养丰富吧,生孩子喝上玉米粥的女人,奶水还特别多,养出的孩子个个健壮有精神。

由于小时候没有零食吃,白天和夜晚,我每次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玩,十次回到家有九次肚子都咕咕叫,而母亲总是早知道了似的,用一个小瓦罐早早焐好了玉米粥,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抱起来就呼噜呼噜一口气和上个肚儿圆。尽管当时日子艰苦,没有什么好吃好喝的,但在我看来,吃啥都比不上吃玉米香甜有味。

白驹过隙,岁月流逝,童年吃玉米的美味依然珍藏在我的记忆深处,眯起眼睛,那些香味,好像就弥漫在空气中,久久不能散去,一直在诱惑着我的味蕾。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玉米面竟卖得比大米还贵。当大家不在为吃饭犯愁的时候,也似乎对玉米粥没了多大的兴趣,只是在推杯换盏时,把它当成改换口味的小食而已,或许这正是世事变迁,再也找不回往日的那种味感、那种温情的原因所在。

标签:童年,美味,盱眙县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