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电气化光照颍川惠万家

作者:夏占民 翟晓陆  2011-03-08

[本网讯]“用电充足,我的小木材加工厂一年多加工木材500多立方米,等于增加30万元纯收入。”3月8日,谈起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带来的好处,临颍县杜曲镇长枪王村村民王根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得益于临颍县电业局近年来大力实施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

扎实推进 实施民心工程

临颍县电业局克服人手少、工作量大、施工环境复杂等种种困难,组织人员战严寒、斗酷暑,高标准提前完成了新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任务。据悉,2007年以来,该局共计投资4889万元用于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全县有4.17万户农民受益。目前,临颍县已建成电气化镇8个,电气化村133个。电气化乡镇建设比例占全县乡镇的53%,电气化村建设比例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36.8%。

该局城区供电分局局长闫中堂告诉记者:“新农村电气化改造提升了临颍县农村电网在管理、控制、信息、自动化等方面的水平,促进了电网企业服务的改善,营造了和谐的供用电环境,对农村经济的提速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加快城市化进程打下了良好基础。”该县副县长李伟恒表示,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施工中,电力企业与政府协调沟通,默契配合,在服务“三农”、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上作出了突出贡献。 

科技引领 打造精品农网

临颍县局以科技做引领,努力打造精品农网,稳步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和农网智能化建设的需要,该局积极应用现代电网科技成果。

在部分台区积极开展远程抄表、台区集抄和红外线抄表,实现了对台区总计量装置和二次回路的在线监测;农村绝大部分台区配备了防盗装置,提升了设备安全水平;台区加装热爆式避雷器脱离装置;变电站推广应用红外线测温仪、报警装置等现代技术;实现县局与供电所、变电站数据、信息的实时传输,调度实时数据与MIS共享;建成了营销管理信息、生产管理信息、计量信息化等系统,使设备信息、营销数据、业务流程等无缝对接,高效运转;大力开展QC科技创新活动,提升了电网智能化、办公自动化水平,其中,该局QC小组研制的“机井灌溉综合配电箱”在“农田机井通电”工程建设中得到较好应用,并荣获省电力公司QC成果二等奖。

品牌建设 树立服务形象

早春时节,走在临颍县固厢乡的道路上,两旁的线路整齐划一、配电房焕然一新、温室大棚望不到边……城顶村村支书告诉笔者,“以前没有可以致富的途径,乡里的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了,现在有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推动,大家都回来搞起了产业,俺们城顶村成了让人羡慕的富裕村。” 

城顶村是固厢乡有名的“大棚村”。发展大棚,浇水是关键。电气化改造使浇灌用电无忧,家家都在大棚地头安装了潜水泵。电闸一合,水流不断,浇地用电只需要柴油机1/5的费用。目前,全村发展到400多个大棚,一个大棚年均收入1万元,村民纷纷盖起了小别墅。

由于电力充足,该乡14个行政村中就有10个行政村3000多农户从事温室大棚蔬菜生产,达1万余亩,每亩年均效益8000多元。仅此一项就可使全乡群众年增收近1亿元,人均增收3000多元。

临颍县县长王国干在该县2011年工作会议上说:“2010年,临颍县粮食生产总产突破12亿斤,被确定为国家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千亿斤规划重点县;小辣椒种植总面积达23万亩,固厢、巨陵等乡镇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三大特色种植业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10亿元。这里面供电企业功不可没。”

2010年12月25日,临颍县通过验收,成为新农村电气化县,为广大群众的幸福生活增添了更加坚强的电力保障。在临颍这片播撒着光明和希望的土地上,临颍电力人将以更加铿锵的步伐,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颍川,电气化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