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开展班组培训的“四要素”

作者:彭荣才  2011-04-06

【本网讯】班组培训是搞好基层工作的基础。笔者认为,班组培训应以求新、实用为知识取向,因此,开展班组培训时,首先要围绕工作目标、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做”来学取知识,以更好地服务班组工作。为此,笔者结合几十年的农电培训工作实践,就班组培训工作提出4点个人拙见:

一是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班组培训要紧紧围绕转变思想观念,适应形势变化,顺应发展需求的大局。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首先要合理设置培训内容。不同的人员,可能会对不同的培训课题感兴趣,这就要求培训者要事前征询大多数班组成员的意见,合理设置培训课程,使其爱学易懂,从而有效提高班组成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现场操作能力。 

班组培训内容必须以应知应会为根本,以提高现场操作技能为核心,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受训人员掌握现场岗位操作的基本要领和对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

二是班组培训应是短期为主。班组培训有别于常规的教学活动,应是短期培训为主,且要求根据工作任务,每次培训都应有不同的目的和内容。因此,班组成员宜采用多种培训模式,多用“短、平、快”的培训方法,充分调动班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使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提高培训的效率和效果,提高理论水平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培训的现场应放到基层。要体现现场培训直观、易接受的特点,就必须进行现场实践活动,通过收集现场资料,了解现场的生产过程及生产现场所应用的技术、设备、工艺等流程,真正能够达到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当然,现场培训比较贴近实际,在学习过程中能起到了相互影响、取长补短的作用,共同探究取得新鲜知识、提高理论水平的优选方式,能够提升自身的独立地位和活动能力,现场培训还有足够的自学空间和互动过程。

四是让有实践经验的人施教。班组培训工作的关键在于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而培训质量和效果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是搞好培训工作的重要环节。

同时,作为担任单位负责培训任务的人员,培训时还要改变“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弊端,一方面要熟知身边职工的年龄结构、现任岗位、工种特点、文化程度、工作能力和思想动态,因此,要求讲课的老师,既要有知识水平,又要有实践经验,不能总是老生常谈,一成不变。知识的重点应放在帮助班组成员解决工作的实际问题上,以便成员更好地履行职责,适应工作。

另外,班组成员培训还要注重理论上应知应会的考核,更要注重现场操作中应知应会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并作为今后对培训部门工作业绩考核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以此增强其责任心和压力感

总之,通过班组培训在于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使其掌握最前沿的科学技术,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更直接有效地为企业生产与企业发展服务。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班组培训,四要素,培训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