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城中那座楼

作者:吕成波  2011-04-19

我的家乡是苏北一座美丽的水乡小城,因紧临洪泽湖而得名。虽然这里没有山,但这里有的是水。

每到晚霞初落时,如你站在洪泽湖边看湖水,那湖水如同少女化妆用的一面大镜子,湖面上平平的,亮亮的,并泛着淡淡的红。如果你不是只身在湖边看湖水,你还又以为那是一个尚大无比的足球场,辽阔而又宽泛。湖水有时在微风的吹拂下,湖面上的浪花,一波推着一波, 弯弯曲曲,有点像鲤鱼身上的道道磷片,此时湖面上由淡淡的红突然间又变成淡淡的黄,是那么的晶莹剔透,又是那么的层次分明。

临近洪泽湖东边的平原,沟和渠胜似的多,大多是自然形成的,也有人工开挖的,并且,有纵向的,也有横向的,像似初上学的孩童写方块字用的作业本,上下左右,线条对应的整整齐齐,又是那么的规则有序,就好像似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

我家就座落在这座美丽的水乡小城正中,小城虽然不大,并且小城四周,又被临边的砚浔河水和苏北灌溉总渠水系所环绕。然而,城中道路建设的错落有致,主城区东西向的主街道叫东风路和北京路,南北向的主街道叫人民路和大庆路, 并且都呈井字型分布,每条主街道旁边绿树成荫,井子型的地块中又立着一幢幢高低不同的高楼,与效外的田园风光一样的美。

就在东风路和人民路相交的十字路口北面和西面,座落着一座三层的小楼,那是原县供电局的办公旧址,是八十年代初期建的,在那物资匮乏的时代, 据说,为建这幢小楼真得不容易,老一代洪泽供电人没少吃那个苦, 受那个累。在建楼时,大伙白天要上班干活架电线,早晚还得参加单位里组织的义务劳动,搬运钢材、水泥、石子、黄沙等建筑材料不说,甚至有时建筑施工队伍人手不够,局里还要派人帮助打地基,辅助打下手,那干活的场面真是热火朝天,大伙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的劲头十足的感人,就这样也没有一人叫声苦,喊一声累。通过大伙的齐心协力,小楼建成了,不仅大大改善了局里的工作办公条件,而且,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相临机关和居民大多还住平房里,这座小楼自然也就成了这个水乡小城的标致性建筑。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条件的逐步好转,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90年代初,随着洪泽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供电量的迅猛增长,供电职工的增加,电网智能化管理的要求,这座小楼已远远不能满足全县供电事业发展的需要,对此,供电局根据自身效益和经济承受能力,经上级批准同意,又盖起了一座11层的综合办公大楼。大楼建成了,可这座小楼仍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由于它的理位置优越,又处在小城中心地带,平日车水马龙,人群熙熙攘攘从旁边穿过,显得尤其热闹。供电局领导就抓住这一商机,在小楼的上面留着部分房间做为企业三产机构办公用房外,楼下一层全面对外出租,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可是,随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大发展,近两年,县委县政府为打造全国生态湖滨旅游城市,对这座美丽的水乡小城进行了重新规划,按照规划红线图,这座小楼的位置是道路拓宽的范围。因此,小楼要拆除了,从企业的层面小局要服从大局,支持地方发展的需要,也是电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义不容辞的责任,况且拆除是势不可挡了。然而,从职工的角度,他们的心情特别沉重,因为,他们对这座以前亲手盖起来的小楼有着特殊的感情啊!

公元2008年12月这天,拆除承包方推土机轰轰隆隆开来了,这座小楼要开始拆除了,一些过去参与建设的老职工,放下手中到菜场买菜的篮子,或是推迟到幼儿园接送孙子孙女的时间,专门来到这座小楼前想亲眼看一看小楼被推土机推倒的情景。

小楼真得倒了,他们转身掉过头也走了,留下是老一代洪泽供电人人生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

但是,作为我后来的洪泽供电人来说,只能利用手中的笔对县城的发展和对这座小楼的拆除作点文字记录罢了,留给人们的却是欣欣向荣的美好明天!

标签:洪泽,吕成波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