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每天早晨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太湖供电公司职工生活小区的门球场上,便会活跃着一群老年门球队员们的身影。在他们的棒击下,圆滑的小球不时划出优美的线条,向球门“奔去”。球场上不时传来像孩子一样的呐喊声和掌声。他们都是太湖供电公司退休职工,门球给他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位于家门口的球场,也成为了他们享受晚年生活的“乐土”。
“进球了,加分……”近日,笔者去采访时,球场内几十位老人手握T型门球棒正玩得热火朝天。尽管只是彼此的切磋,但他们都带着队牌,打得非常认真,教练员、裁判员、记分员各就各位。
“别看我们是清一色的老年人,但打起球来都非常认真。两军对垒时,有时为了一个球的胜负,我们也会争得面红耳赤,可是在生活中我们仍是亲密的朋友。”趁着打球的间隙,裁判员今年度报告詹承华告诉笔者。“工作时大家各忙各的,退下来了,大家因为接触门球而结缘,打完球,大家一起交流交流球技,在一起聊聊人生,增添了许多乐趣。”
对于笔者的采访,老人们很欢迎,并非常开心地向记者“炫耀”球队的成绩。“我们是各大比赛的获奖专业户!” 1998年,刚刚成立两年的供电门球代表队在安庆市竞赛中获得了第一名,从此,门球队便一发不可收,在各大老年门球邀请赛中都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在门球场不一会,笔者就被那里爽朗的笑声感染了。开朗爱笑的赵乔玲说,她打门球已经16年了,从中得了不少益处。原来她身体不是很好,常常不是头晕就是头疼。自从学打门球后,她的身体比原来好了许多,头也不疼了。她的爱人退休以后,在家闲着没事,她就动员爱人加入了打门球的行列。就这样,只要家里没事,夫妇俩肯定会成双成对地出现在门球场。赵乔玲还自豪地告诉记者,她老伴打门球虽然比她晚,可球技却是球场上的佼佼者。
另一位门球队的“腕”级人物杨明旺告诉笔者,门球这项运动靠的是技巧,运动量不大,所以特别适合老年人。门球简单易学给老人们带来了自信心,运动不再是年轻人的特长,老年人也可以动起来。
“门球队1996年刚成立时,条件比较艰苦,没有场地,这帮老同志每天就在半块场地练球,现如今共建了三块场地,还带灯光,近十年的门球生涯,真是越打越喜欢。”王其忠是门球队里的主力队员之一,敢打敢拼,不畏惧任何对手。他认为,球场似战场,瞬息万变,魅力无穷,要在战略上藐视对手,在战术上重视对手。他说,场上十分钟,场下十年功,练得好才能打得好,熟能生巧,比如打擦边球的技术,没有千锤百炼的功夫不成,而且还要“杆不离手”,如果有些天不练,就会手生。
“打门球不是单纯为了争名次、荣誉,通过打门球愉悦精神、锻炼身体,享受晚年才是我们的目的,这些年来因为打门球,我们认识了很多朋友,最后都成了球友,大家在一起玩得都非常开心。”老人们在追求笑对夕阳忘黄昏的路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标签:安徽,太湖,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