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记者莫成形式主义推手

作者:周葆亮  2011-04-20

[本网讯]听广播,翻报纸,看电视,几乎随时随地都能发现形式主义的影子。听广播听到这样的新闻:某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接收到了“每季廉语”手机短信,这是该县纪委监察局加强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的又一新举措。翻报纸翻到了又一个形式主义:《某某:四项措施加快城镇化进程》:一是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二是推进新区开发和老城改造。三是扎实开展“四城同建”。四是积极建设小城镇。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形式主义新花样。

所谓“新举措”,其重要的“创新”只有一点:增加短信的发送频率,保留重大节日前夕发送,增加每季度发送。这么做了也就做了,记者偏偏给个“新举措”的光环,岂不令人啼笑皆非?真是令人步入哭比笑难看,笑比哭还难看的尴尬境地。

再说《某某:四项措施加快城镇化进程》,纵观全文,洋洋洒洒数千字的一篇通讯,占据了报纸的整个版面,说的是厨师下厨房该做的活儿,甚至连“狗咬人”的惊险也没有看到,这这才使形式主义大摇大摆地招摇过市。

比如,我们所了解到的因为辽宁省丹东市正在建设高铁沈丹客运专线,一条建成仅两年、投资数千万元的公铁立交桥和一座新办公楼将被拆掉,百姓称之为败家子工程啦,还有百余名干部职工手拿扫帚、水桶、撮箕等劳动工具,在大街清扫,500余米的街道被百余人在8分钟内扫得干干净净了,还有每逢年末,有学生为了考试能过关突击复习,有官员突击应付检查,有建筑单位挑灯夜战突击赶工……等等等等,凡此种种,都是记者记录下来的“昨天的历史”,岂料一不留神成了形式主义“代言人”。

记者不能做形式主义推手,也不能做形式主义“杀手”,而是要遵照自己的职业道德,忠实记录那个瞬间,给历史留下一笔真实资料。比如人民日报4月19日“今日谈”提到的“板凳工程”,就不能说是形式主义:如何改变彝区群众“随地而坐”的生活习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方法是:给每家赠送3条小板凳。这项“板凳工程”,不仅改善了群众生活,更吹去了文明生活的新风。看看,这里还提到了“板凳工程”呢,你能说也是形式主义?记者“忠实记录”这个“使命”,责无旁骛,义不容辞。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网

标签:形式主义,邳州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