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近日读报,看到一则巧用“四则运算”做好节约文章的报道,很受启发。结合当前我们电力系统正在开展的以“节约一分钱、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寸导线”为主题的降本增效活动,试想如果我们也在“三节约”活动中巧用“加、减、乘、除”,同样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要用点滴小事做加法。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家庭注意节约,一年节省几百元钱不难;一个单位搞好节约,年终少则节省千元、多则万元甚至更多。作为我们电力企业,从日常办公用品的节约,到施工现场边角废料的节约,再到全面预算管理、风险管理的节约,只要长期坚持,持之以恒,别看这小小的节约,也一定能“抠”出惊人的大效益。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合理引导职工用好加法促节约,树立“节约无小事”的观念,坚持从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从一分钱、一张纸、一寸导线、一支笔、一个电话等小事做起,使点点滴滴的节俭成为习惯。
要用制度措施做减法。“三节约”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涉及电网建设和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既有宏观决策,也有微观细节。我们在开展“三节约”活动时不仅要关注点点滴滴的小事,更应着重在决策、规划和发展下真功夫。因此,厉行节约,建设节约型企业,就需要制定出台涵盖企业整个管理体系的严格监管、政策激励等制度措施。围绕电网建设、生产运行、经营管理等工作内容,出台相关节能增效制度。经过对号入座和层层分解,形成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心中有目标的全员节约增效局面。要建立起完备的奖惩机制,将各基层单位及部门增收节支情况将纳入考核体系,按照年度计划指标实施月度、季度、年度动态考核。对增收节支成效显著的单位进行表彰,对行动不力的单位进行处罚,确保各项消耗指标和工程造价明显降低,从而使各方面利益主体在外力的作用引导和内力的作用驱动下发挥最佳效益。
要用教育培训做乘法。节约贵在持之以恒,开展“三节约”活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每个电力员工长期的坚持与积累。电力企业如何建立“三节约”的长效机制?依我看,关键就是要将“三节约”融入企业文化,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这样,广大员工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才会养成。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教育培训的“酵母”作用,定期举办节约型企业、节约型科室、节约型员工培训,提高职工节约素质;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作用,开辟节约有奖和“我为节约献一策”专栏等活动,及时发掘活动中的好经验和好方法,大力宣传厉行节约的好员工和科学发展的金点子,引导全员真正把节约当作一种修养、一种美德、一种文化、一种社会责任,让‘三节约’理念入脑入心,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要用科技创新做除法。科技创新是节约的有效手段。各电力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基层班组积极开展QC小组技术攻关,把科技创新成果普及到工作的各个领域,从而催生更大的节约效果。进一步优化电网规划,加强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和应用,推进电网老旧设备改造和农村电网装备升级,同时要大力实施科技奖励,对引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科技攻关、专利发明、技术革新等自主创新取得成果的管理人员及科技人员,给予重奖,调动科技创新的积极性,真正达到利用科技手段降本增效的目的。
当然,深入贯彻落实“三节约”活动、建设节约型企业远非是运用好“四则运算”这么简单,但我想只要我们都具备了这样的“加、减、乘、除”意识和做法,就一定能为共同推动“三节约”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做出贡献。
标签:三节约,四则运算,郏县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