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过中国很多著名的古村落,如江苏的周庄、浙江的乌镇、江西的婺源、贵州的青岩,还有安徽的西递和宏村,但要说留下的记忆和印象最深的当数皖南的宏村了。
宏村,位于安徽省黟县的东北部,距西递村18公里,距黟县县城10公里,据记载,它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为当时徽州第一大姓汪氏子孙聚族而居的地方。这个偏僻山区的古村落,是古宏村人为防火和灌田,独具匠心地依据仿生学原理,依照水牛的形状建造的,它的四周群峰叠嶂,郁草茂林,中间平坦,村中各户皆有水道相连,汩汩清泉从门口潺潺流过,层楼叠院与南湖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处处是景,处理是画。因此,而享有“中国画里乡村”之美誉。
宏村是以“山为牛头、树为牛角、屋为牛身、桥为牛脚”的古村落,闲庭信步期间,悠然之情浓烈得让人心醉。宏村的南湖是穿行牛肚之旅的第一站。这个大型人工湖作为牛的反刍胃而于1607年挖建的,和哪一对牛犄角差不多同时出现。南湖秀景是宏村先声夺人的景观,几乎使每位游人都一见倾心。我见过皖南不少临水的村庄,但多为潭、溪、涧,极少见到面对一湖秀水的村子,平静的湖面倒映着天上的白云,一幢幢青砖瓦舍跃动于涟漪之中,贯穿湖心的堤坝上拱桥如画。
走进村里的巷道曲径,人是否傍着牛肠子前行。巷道边哪清清的水圳,水流湍急,潺潺流淌,七弯八拐中从一户人家走到另一户人家,并最终把封闭的家家户户紧紧地系扎在一起。还有哪沿水而建的层楼,青瓦白墙,庭院深深,竹影重重。在这里,虽然游人很多,或独自前来,或拖家带口,或三五成群,或旅游团队,但是没有吵杂,没有喧闹,他们边走边观边赏,是否让浮躁的心灵在这里也可以享受几分清净,领略那份徽商历史的沧桑与徽派文化的积淀。
本以为穿过小巷后,视野会豁然开朗,但眼前依旧是数不清的狭巷,最窄的宽度不过一尺,顺着小巷,偶见敞开门户的农家。进入一瞧,这是一户没有天井的院落,厅堂没有大门,和院落直接相连,淡淡的光线穿透屋檐空隙进大厅,桌椅橱柜略显破旧。这两层的宅子为木砖结构,门、窗 、柱以木雕装饰,从其摆设和装饰来看,处处细节渗透出房屋主人家族的兴衰。这使我想起,当年有多少徽州男人匆匆步履远离故土,又有多少徽州女人送别和期盼的眼泪在这里抛洒。她们送走的是布衣草鞋的山民,迎来的却是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的徽商。出门转往另一户人家,院落中摆放着八仙桌、太师椅,还有楹联、古玩字画、雕花门窗、小院天井,于到访过的前一户人家大同小异,没有什么两样。
走着,转着,绕行了400多米的牛肠子后,你会自然而然地又进入另一个牛胃。这是一个半月型的水塘,水面有1000多平方米。因为它像半个月亮,所以又叫做月沼。月沼是宏村的中心,也是游人聚集的地方。我想,平日若无细雨,月沼定会水平如镜,蓝天白云跌落镜中,老人在水边聊天,妇女在衣洗帕,顽童在嬉戏玩耍……
这就是我印象中的水墨宏村。
标签:宏村,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