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小玲啊,趁现在放假期间,回来聚聚啊,几年都没回来了吧,侄子侄女都在家呢。”住在乡下的堂哥打来电话,语气里透露着期待。
“哦,这…这几天还有事,不去了吧!”说这话时有些结巴,竟找不出合适的理由拒绝。
这么冷的天,乡下又没有取暖设备,还不冻死人啊。看着空调吹来的阵阵暖风,想想乡下那空旷的大瓦房,不禁打起寒战。
“知道你怕冷,否则也不会打电话让你们回来,村里去年就通过农网改造,家里的进出线全都换成粗的铜导线,几个冰箱空调同时转也不碍事。”在村里担任农电工的堂哥语气里满是自豪。
真的吗?小时候农村的用电状况似乎还历历在目。放假的时候我们经常去二伯家玩。那里的冬天总是干冷干冷的,只有出了太阳的午后,一家人端出小凳子坐在门前晒太阳的时候还算惬意。有雨雪的冬天可真的是不好受啊,我总是抢着去灶台后面添加柴火,只有那里是暖暖的。夏天更是不好受,屋顶上的吊扇始终是三片扇叶“吱吱咕咕”地慢悠悠地旋转着,哪来的一丝风啊,超负荷停电是常有的事。男孩子们热极了总是往水塘里一钻,我们只有在岸上羡慕的份了。
长大后,回老家的次数也明显地少了,有时也有意地避开冬、夏两个季节。随着农村经济的好转,堂哥当上了村电工,嫂子也进入了乡镇企业打工,日子过得红火起来。前几年家里添了几件家电,可是由于电压质量问题,家电成了摆设。
现在农村用电情况真的有了这么大的转变吗?疑问促使我第二天一早便乘上回往老家的汽车。
乡村的道路宽了,原来的泥巴路也修成了水泥路,村村通汽车在二伯家门口停了下来。二伯二婶已出门迎接了,从他们荡满春意的脸上看出,如今的农村也过上了好日子。进入屋里,一股暖意促使我脱了棉衣,侄子侄女也穿着秋衣在一边玩耍,29寸的彩电正重播着春晚。二婶从冰箱里拿出水果招待我们。
“这样的景象多么温馨啊!”我不禁感叹到。
“是啊,农网完善确实是惠民工程,受益的是农民。”堂哥接过了话,“有了电,经济才能增长,社会才能进步嘛!”
“那一阵子,你哥哥可累坏了,整天起早贪黑, 风里来雨里去,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现在电压质量好了,可都是他们的功劳啊!”二婶递过来一个苹果,心疼地看着堂哥。堂哥倒是不好意思地笑了。
此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我们农电人员在杆上作业,装表、接电的身影,一个个头戴黄色安全帽穿梭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那点点星光繁花似锦的点缀在黑暗中各个角落,那巍峨耸立的铁塔架起一条条飞舞的银线编织在崇山峻岭和广袤田野中,哪里需要他们,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我们的农电员工洒下多少辛勤汗水,他们肩负重任,风餐露宿,放弃一切节假日和亲人在节日团聚的机会,抢时间,争速度,不辞劳苦,默默奉献。
想到这里,我不由的为我们的农电员工感动、自豪,油然而生敬意。
标签:农电人,农电,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