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我在没去香港和澳门之前,心里的确胜似的向往。总想亲身感受一下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老人家所说的,香港和澳门在回归以后,马照跑,舞照跳,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不变。但是,当我真正踏上这两个濒临大海的特别行政区的土地,让我亲身感受得到的还不仅仅是这些。
我们一行是从南京绿口机场乘飞机前往的。这天,由于飞机晚点,原定于下午2点起飞航班的,一直拖到4点多钟才起飞,到达香港时已是华灯初放了。香港又因是国际性的大都市, 空港就显得特别的繁忙,据说,每间隔5分钟就有一架班机起降。所以,飞机降落以后,为了等机位,我们在飞机座位上又等了30多分钟,接着,搭上巴士接站车,经过一个多小时车程,才到达香港市区的住地。
虽然已是夜晚,饥肠辘辘,但沿途香港的夜景十分的迷人,给人的第一印象胜似的华丽、壮观和辉煌。从机场到市区高楼沿着山体和大海,一片连着一片,一幢连着一幢,一幢比一幢的高,鳞次节比,直插云霄。并且,无论是住宅楼,还是办公写字楼,虽然是夜幕降临了,但窗户像似没有窗帘遮挡,从远处看层层户户窗户总透着亮亮的灯光。见此情景,我就在想是特区政府规定的呢?还是房子的主人有意安排的呢?对我们内地来的人说不得而知。
接下来的几天,正式开始了我们在香港和澳门的行程。凭我的直觉,所到之处,香港给人一种匆匆之感,与澳门的闲适形成了明显的对比。香港人走路象是部队的急行军,行进的步履特别的大,速度尤其的快,来去很匆忙,并且,成人的男女衣着十分的考究,像个高级公务打工者,绝没有像澳门人哪样清晨身着休闲服,嘴巴上叼着香烟,手里拿着报纸,一只脚不全部踏实,另一只脚就不会抬起的那份舒坦样。再说香港的建筑也有一种匆匆感。这里建房,那边修楼,大幢小幢,真是见缝插针。如我第一天居住的宾馆,天亮了拉开窗帘企望看到蓝天大海时,只见对面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直插苍穹,移目四顾,见大楼左侧的远处尚有一线可稍作喘息,可憾的是,就是在那一隙之中,映入眼帘的还是那高耸的建筑。而澳门就大不相同了,可见到一块块的绿地,各种房屋也不急于改造翻新,似乎老祖宗留下的面积还可将就。可以看得出澳门人的心态是出奇地好,路虽窄小就买小汽车,没有车库就在自家门前申请个泊位,看上去哪怕是三十度以上的斜坡小车也照停不误。此外,占澳门人口四分之一的博彩业人员,衣着也没有想象中的鲜亮,或是西装笔挺,绅士风度,也根本显不出支柱产业的形象。
看到香港人工作起来也甚匆忙,看得出他们也胜似的尽业。如珠宝店的员工,在门口发广告,截顾客,带着仆人般的殷勤,当“上帝”进了店铺后,马上递凳、倒水,见“上帝”吸烟,又及时呈上烟缸,做到百问不厌,只要你肯掏腰包就行。而在澳门同业的店铺中,情形就不尽相同,等送上门的“上帝”跟他讨价还价,在谈妥之后,却非要付港币和澳币,人民币非要你“上帝”到就近的银行去兑换,否则,生意宁愿不做。就连在葡京大赌场中,工作人员对输赢也无所谓,有的甚至张大了嘴巴在打呵欠,对送上门的财神完全是一副来者自来、去者自去的模样。
再说吃和住,香港是高收入和高消费的社会,如果不是当地的主人客气安排,仅凭我们内地人自己这点收入在那里想吃点稍微上档次的菜肴,的确难以承受。但是既然去了,就不可亏待肚皮啊,那就只能以米饭塞饱肚子了,说起菜肴的质量和数量都是次要的了。据我在香港的观察,香港人就餐的质量却和生活水平的高低成反比,越是高收入和经济越发达的地区,用餐的色香味就越简单、越将就。难怪在吃的方面,人说香港不如澳门,澳门不如内地,这似乎成为去过港澳的人一致的看法。在住房上也有这种反比的倾向,据朋友介绍,香港60平米中等水平的住房要280万港币,而一般的工人月薪在8至9千元左右,要买房实在不易,唯一的办法是住到远离市区的地段去;而澳门80平米左右的房屋只需不到20万元澳币就可搞定,而一般工人的月收入3至4千澳币左右,这与香港的反差是比较大的。然而人们却往往反其道而行之,越是住房贵的地方,要想去的人越多,因为大城市里挣大钱的机会多,生活中的无形资产就多。
夜幕降临,当我站在香港的最高处太平山顶上时,看到的脚下万般璀璨,人的海洋变成了五色斑斓的光的世界。抬头望苍茫的夜空,感到上天是苍白的,在光的海洋映辉下,天空失去了辉煌和深沉。目所能及处,天上是不如人间的。不过人只能在某一局部,可与老天比试一下,其他的还得顺乎天意而行事。
这就是我对香港和澳门的感受……
标签:港澳,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