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近日,笔者看到有关报道,武汉市“治庸办”暗访14家职能部门,查处上班迟到、上网、玩游戏、炒股、聊天和脱岗等现象,共有39人被问责。肩负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重任的机关公务人员,其一言一行关乎着政党的形象,这种“庸、懒、散”的机关工作作风不仅影响了群众对政府机关的公信力,而且在影响着一个地方的发展力。笔者认为,“治庸”应多管齐下,敢于“亮剑”,敢于出重拳,动真格,下狠心,真正让庸者懒者现形,让优秀者得到表彰。
首先,“治庸”应“治臃”.“治庸”不能限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以精兵简政为指导,从根本上治理公共机构的臃肿,公务人员的繁多,改变人浮于事的状况。
其次,治庸“应”治心“.治庸风暴不能治标不治本,心境决定工作的效益。机关病并不是一朝所形成的,已经是积弊很深,如果根治这种毒瘤,必须釜底抽薪。为此,一方面需要加大治庸力度,对”庸政“”懒政“现象绝不姑息,另一方面,要从更大范围内扬正气,树典型,加强公务员职责教育,促进其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让”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贯彻到每个公务员行动之中,这样,才能达到正本清源的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促发公务员的工作激情,使其获取尽职履职的动力之源。
再次,治庸”应“长治”.武汉“治庸”成果可嘉,但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遏制慵懒作风,就必须在法律框架内,制定出完善长效的管理制度,加大监督力度,加强宣传力度,用正气驱散邪气,让“真心为民、真情惠民、真诚利民”的执政之风根植每个公务员的心里。
从善如流,从恶如崩。希望这场“治庸”风暴能成为公务人员的一场“心灵洗礼”,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今的慵懒工作作风,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改掉不良习气,提升工作素养,真正做到心口合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真正提升机关效能建设和作风建设,提升行政执行力。
标签:治庸,汤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