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铭记微山湖

作者:周葆亮  2011-05-09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来自远方的歌声中,我奋力地游啊游,一不小心,钻进一片芦苇荡,浑身上下被锯齿般的芦苇叶片刮得鲜血淋漓。我又折身向另一个方向游去。岂料,体力不支,一个劲地往水里沉,呛了几口水之后,两支胳膊伸也伸不开,动也动不了。我大声呼救:鬼子来了……救命啊……救命……醒了,睁开眼睛,眨了眨,发现自己还躺在床上。

原来是一场梦。

那是因为我看了上海电影制片厂1956年摄制的《铁道游击队》。抗战游击队的英雄们以千顷芦苇荡为掩体,驰骋在鲁南铁路线上,故意破坏日军的铁路,牵制着敌人的兵力,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据史料记载:这支游击队成立于1940年1月25日,由八路军苏鲁支队命令成立。成立时称“鲁南铁道队”,人员最多时达200余人。铁道游击队由苏鲁支队任命洪振海为队长,杜季伟任政委,王志胜为副队长,铁道队挥戈于百里铁道线上,截列车,打洋,毁铁路,炸桥梁,与日伪军展开殊死的搏斗。“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车站和铁道线上,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电影《铁道游击队》里的歌曲让人荡气回肠,也扎根在我小小的心灵深处。在夜里做梦时,竟在梦中回到了那个千顷芦苇荡遨游。

那个千顷芦苇荡在哪里呢?我不停地想,一次次自言自语追问着自己。后来上学了,才听老师说拍摄电影《铁道游击队》的实景和故事的发生地就在微山湖畔。

微山湖,南通徐州,北接曲阜,西壤菏泽,东连枣庄……啊,原来,日思暮想又魂牵梦绕的微山湖就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啊,什么时候才能亲眼目睹微山湖的倩影,喝口微山湖的水,饱览抗日根据地的风采?我依然梦想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那天,终于圆了亲吻微山湖之梦。

如愿以偿,游艇向微山湖进发了。我神秘兮兮地溜出游艇,在游艇的尾部驻足,遥望着一望无垠的湖水,哼着“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的歌曲,在游艇滑过冒出的波浪簇拥下,向湖心进发。

也许是游艇速度太快吧,转眼工夫,那葱绿的杨树就变得低矮了,好似一群害羞的天真烂漫的小姑娘与游人捉迷藏似的。

惹人喜爱的是荷叶,在阳光中尽情舒展。展示尖尖角的小荷,如同亭亭玉立少女,手捧着莲蓬,在波浪中频频向游人点头示意,似乎在说欢迎欢迎之类的文明话语。那渐渐远去的荷花,粉的,红的,白的,有的盛开着,有的还在含苞待放,一朵朵冰清玉洁,灵气诱人。远处,采莲女“竹蒿当鞭船当马”,徜徉在微山湖的水面上。近处,打鱼的老人演绎着清代诗人殷重礼的“一蓑一笠一孤舟, 一丈长竿一寸钩。一曲一歌一樽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的意境。人面荷花相映,天光水色共融,这是一幅多么优美的水彩画啊。难怪唐代李商隐曾“留荷听雨”,现代作家朱自清听到了荷花的香气。

游艇在湖面上飞驰,划出一道道波浪翻滚的水花,这是微山湖独有的浪漫。踏上微山岛,这才知道岛上居住着2万多人口,分布在18个村庄,有的靠打鱼谋生,有的靠种植农作物糊口。不知不觉中,我又想起了《铁道游击队》中的刘洪、王强、芳林嫂……他们一个个身手不凡、壮志凌云。这是他们战斗过的地方,是他们亲爱的留连忘返的故乡。那荷花生长的声音,是不是英雄们的声音呢?是的,那是英雄们发自内心的声音啊。

看,船帆造型的烈士纪念碑耸立在微山岛上,纪念碑的背后,则是养育着铁道游击队精神的母亲湖--微山湖。

亲吻微山湖,徜徉美景中。“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微山湖景美,那是铁道游击队队员们用鲜血染红的湖,也是铁道游击队精神的母亲湖。

标签:微山湖,邳州,周葆亮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