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杂谈

文苑杂谈

对学习的新认知

作者:韩治波 郭旭忠   2011-05-16

【本网讯】对于“学习”人人都不陌生。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词汇,当我学习了古圣先贤对“学习”的解读以后,却突然之间有了点陌生的感觉,觉得自己过去对学习的理解很肤浅。今天,就禁不住想把自己对“学习”新认知,与大家分享。

记得孔老夫子在《论语》第一章,开宗明义就告诉我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我小时候,每当读到这章书,就非常的不认同。因为小时候读书,确实感受不到那分喜悦。总觉得应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才对,怎么能说是“不亦说乎”?于是,就认为圣人跟我们的距离很遥远。圣人好像是活在书本里,他讲的话跟我们实际的状况差异颇大。可是,这次来到扬州税院,我开始对学习的感受有点不一样,也渐渐开始感悟到学习的一点点味道。

过去,我一直认为,学习就是知识的积累。一个礼拜下来,笔记抄了厚厚一大本,才叫学习。身上背了更多的东西,觉得很充实,这叫学习。可是近段时间,当我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同仁交流之后,终于明白,过去我对学习的理解不全面,对学习的认识也不正确。《说文解字》中告诉我们:“学”在古代的文字写成做“學”。上面是一双手,这双手很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下面是一个被罩着的人,当一个人被这个罩子罩住之后,就会觉得很迷惘,看不清楚。这双手的功能就是把外面这层罩子拿掉,这叫学。汉字的智慧告诉我们,学习不只是知识的累积。真正的学习是一个拿掉东西的过程,不断地拿掉我们的无知、误解和迷惑,然后把正确地认知运用到工作和生活实践中。如果学习是一个不断去掉东西的过程,而不是不断加进东西的过程,这就会让我们活得越来越轻松,这怎么会不快乐呢? 这个意义让我感觉到无比的新奇。

回想自己从小到大对学习的领悟完全颠倒,所以学得很痛苦。随着这段时间在这里与大家的交流,让我真切地感觉到,其实“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并不难,人人可以做到。试想,当我们学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对父母的呼声和颜悦色地应答,对领导的工作安排尽心尽力地去完成,父母喜悦,领导放心,您能不快乐吗?当我们学了“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在参加业务培训和经验交流时,解开了实际工作中困惑自己的疑难问题,心中豁然开朗的时候,您会烦恼吗?当我们学了“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热诚地为纳税人办好纳税事宜,他们对您抱以满意的微笑和诚挚的谢意的时候,您会不高兴吗?

 所以,学习不快乐,并不是学习自身的问题,而是没有做到学而时习之。这里的“习”不是简单的复习, 是实践、是落实。正如王阳明先生所说的:要知行合一。知而不行,为之不知。因此,学习本身就是增加自己的能力来服务别人的过程。学习是跟您的生活结合在一起的,这样的一个生活,透过服务,让您对人生愈来愈来明白、愈来愈觉悟。所以,这样的学习是喜悦的,这样的喜悦是终身受用,是别人所无法剥夺的,因为它是发自内心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真正善于学习的人,不是一味地累积很多知识,而是把书中的道理在他的生命中演绎出来,把做人的道理真诚地实践在生活中,让所有看到他的人,得到生命的启发和觉悟。这就是一个人学习高的地方。

标签:学习,认知

相关报道

指导单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
    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作部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农电管理部
主办单位: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专业委员会
北京国宇出版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北京市大兴区地盛北街2号院17号楼 电话:010-63231594
QQ群:11979641(已满) 173615127  122166702
京公网安备1101150203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