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六月的上午,天空像蒸笼一样,没有一丝风,太阳在头顶火辣辣地晒着,正在所内值班的我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万庄台区的李老太,只见她头戴一顶老式草帽,骑着一辆三轮车,满脸是汗的将车停到了所厨房门口。咦,来干什么呢?莫不是还以为是刘师傅在管万庄台区的维修?
带着疑惑我走上前去,只见老太太正忙着往下拿盖着白布的筐子,上前我搭了一把手——挺沉,“啥东西?”“馍。”“家里现在开馍店了?”“没,我和你大伯都六、七十的人了,娃们又不在屋,开啥馍店,我自己蒸的,看看我的手艺咋样?”老人掀起了盖在筐上的白布,一个个雪白滚圆的馒头呈现在眼前,手艺是相当的不错,可我却是越听越胡涂,越看越迷糊,再看老人那架式,分明就是往灶上放的,我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看我一脸不解的样子,老人边洗手边说:“闺女,你不知,今年天大旱,娃们又没在屋,我和你大伯种了二亩麦快旱死了,想浇吧,油贵不说,关键岁数大了,拖拉机头摇不动,急得我嘴上都起泡了,后来听说能用电浇,你大伯一来问,所里晌午可装好浇上了,给人家娃们做碗面条吃,谁知走了我看见筐里又放了十块钱,唉,我心里过意不去呀……”
哦,原来如此。当初小胡去装电时我也知道,装了电浇了水,老人的麦子不但没有减产,反而每亩还比去年多了20多斤,后来又浇了土豆,这不前天刚起了土豆卖了不错的价钱,原本想装袋土豆送来,大伯怕所里不收,想来想去,两位老人决定用新麦磨面蒸锅馍送来表示感谢,按他们的想法,送馍不会不收吧?现在吃的不缺,还能让再拿回去?让拿了就说天热吃不完就出毛浪费了。
听着老人朴实的话语,看着那一筐雪白的馒头,我心中涌上一份感动,这就是我们的父老乡亲,朴实得如同我自己的父母。所长和会计下台区走访客户去了,我决定自己处理这件事情,掰了一块馍放在口中,我笑着对老人说:“大娘,你蒸得馍真好吃,比街上卖的好吃多了,晌午同志们回来肯定都爱吃。”看我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老人很开心,满是皱纹的脸上像开了一朵菊花,一个劲地说:“好吃就好,好吃就好!”那表情、那言语像极了我的母亲。
目送着老人的背影渐渐在视野中消失,回过头,我从口袋里掏出二十元钱,走进营业室,我交给收费员,告诉他说,万庄台区李长心用户预存20元电费,不料收费员却说,刘师傅刚才来交了。嗨,原以为刘师傅在菜地忙没听到,原来老同志早我一步,姜还是老的辣呀。
标签:抗旱浇水,白牛供电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