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许县长智镇岳寨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样板村,岳寨人靠电致富,也因电改变了全村人的文化生活。如今,该村村容村貌整洁,楼房鳞次栉比,民风淳朴,治安稳定,老有所乐,少有所教,人人尽心致富,个个安居乐业。7月4日,笔者从县城驱车向东5公里来到岳寨村。一路上,一望无际的苹果树硕果满枝。田间地头,来自郑州、许昌等地的苹果收购商正与果农洽谈苹果预收价格,果农们的脸上尽显丰收的喜悦。走在村中平坦整洁的水泥路上,主干道两旁皆是整齐的两层小楼。悠闲的老人们围聚在路旁的荫凉处聊着家常,放假的儿童四处嬉戏玩闹,到处呈现出一派祥和安谧的景象。
特色种植富农家
“我给你当向导。”岳寨村党支部书记于来政得知笔者欲采访该村的新农村建设后兴致勃勃地说。
“走,我们先到苹果园看看。”于来政领着笔者边走边说,“我们村共有耕地面积2800亩,苹果种植面积就达2600亩,人均果园1.5亩,仅此项收入人均就有1万多元。”
“今年苹果长势还不错。”正在地头洽谈价格的村民岳保庆高兴地说。“俺家种了近7亩苹果,收入至少能有7万元。去年,连广州的收购商都专门过来和我们洽谈生意,而且可以直接装车,老省劲儿了。”
“苹果树是需要大量水源的,特别是坐果季节,隔三差五就得浇一遍水,否者,容易掉果。前几年,村民给苹果树浇水都是用柴油机,成本老贵。自从前年供电局在我村搞了‘机井通电’工程后,现在给果树浇水方便得很呢,一个妇女就可以把这活干了。”
“俺村依托千亩苹果种植基地特有的生态景观申报了‘百村万户生态旅游富民工程’项目,延伸了产业链条,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造了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新模式。”于来政告诉笔者。
生活堪比大城市
“现在,我们村家家有彩电,户户有存款,90%以上的农户盖起了两层楼,90%以上的农户看上了有线电视,90%以上的农户通上了宽带……”于来政自豪地告诉笔者。
随着于来政的指引,笔者走进村民田培库的家。阔气的小楼、敞亮的客厅、一应俱全的家具,堪比大城市的生活。“这几年俺村变化真是日新月异,像俺家置办的这些东西都是受益于俺村的新农村建设,说实在话,以前想都不敢想啊!”热情的田培库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他家一共5口人,日子过得很不错啦,这在村里是很普遍的……”于来政满怀成就地说道。近几年,岳寨村先后投资近300万元,新修道路10余条,而且全部实现了硬化,并安装了路灯,铺设了下水管道。
“今年4月份,供电局又在我村实施了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全村高低压线路全部翻新了一遍。你看,这新换的变压器容量大,导线粗,天再热,老百姓也不怕启动不了空调了。”于来政顺手指了指街中的变压器和电力线路。
于支书还介绍说,他们村还有一支12人的专职保洁队,专门负责打扫村里街道。
也无怪于支书这么骄傲,的确,如今的岳寨人正享受着与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
先进文化做引领
岳寨人在享受着富裕生活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打造属于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
从田培库家出来,笔者来到该村文化广场。广场上,闲来散步的村民徜徉在廉政文化长廊,热烈讨论着那挂在长廊石柱间的一块块廉政文化展板。在文化广场西边,还有个舞台广场。“我们村有秧歌队、盘鼓队,在节日与农闲时村民都会在此娱乐。”于来政说,不仅如此,他们村七八十个老年人自发组织成立了老年协会,专门调解邻里纠纷。
“今年5月10日,河南省豫剧一团来我们村搞‘送戏下乡’活动,乡亲们可高兴了,附近村庄的群众也来观看,盛况空前呐。为了保证演出顺利,供电所专门来我们村现场保电,还拉来了一台发电机。群众在这边看演出,供电所的同志却只能远远地守在发电机旁听戏。”说起演出的事,于来政脸上露出些许歉疚。
“说实话,我们村这几年的变化也和供电局的大力支持分不开,这里面有你们很大一份功劳。你看,我们村通往村外的每一个路口都安装有摄像头,如果没有电,它们还不都是瞎子。”于来政指着远处的路口对笔者说。
岳寨村村委在带领群众致富的同时,没有忘记先进文化对干部群众思想的引领作用,这些,不但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养,改变了陈旧的村风民俗,实现了治安稳定和社会和谐,也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合力。
标签:岳寨人的幸福生活,通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