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新乡市的新型农村住宅社区闻名全国,形成了统筹城乡的“新乡模式”,来自国内外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而新乡县就是试点中的试点。
“建设新型农村住宅社区,不仅仅是居住条件和环境的改善,更重要的是社区居民文明素质的提高,要创建文明和谐的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在建设过程中,新乡县电业局电力设施紧跟新型住宅社区建设,能做到道路铺到哪里,电线就架到哪里。”7月18日,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新乡县县委书记焦习武对新乡县电业局提出表扬。
6月26日上午10时30分,沿着尚未修好的蜿蜒小路,笔者一路颠簸到了新乡市洪门镇堤上花园社区,该社区由原堤、张堤、保安堤、赵楼四个村整合而成。远远的就看到,数十名头戴安全帽、身着米彩装电力施工人员,像一株株小草一样,聚集在一起,装点着施工工地。他们有的拿着铁锹挖土,有的在电线杆上架设设备,一辆吊车的前臂来回旋转,隐约还能听到他们爽朗的笑声。
汗水湿衣背 施工不停歇
由于路况不好,车子不能进入施工现场。下车走了大约300米,笔者已是满身大汗。天气好像快要下雨了,炙热的太阳加上周围的野草,感觉格外的闷热。
“记者同志来了,快打扮一下,使劲干哟!”笔者走近的时候,不知道哪个小伙子吆喝一声,引来大家一阵笑声。
循着声音,笔者走到了一个土堆旁边。他们正在给挖坑,给电线杆建“窝”。坑深二米多,一米八的小伙子跳进去,连头都露不出来。拿着铁锹在狭小的坑里,挖一锹再艰难的转一下身,扔在坑里的一个台阶上,再由另一个人将土再扔到外面。笔者看不到他们的脸,只能看到露在安全帽外面的头发像刚洗过一样,衣服也湿的只剩下一条边。挖好坑出来,他们的脸红通通的,汗水不停的往下掉。顾不了那么多,用袖子在脸上简单一擦又投入工作。
开始立杆。吊车师傅龚玉强熟练的操作着吊车,12米的电线杆好像特别听话,让怎么移动就怎么移动,分毫不差。闷热驾驶室里,龚玉强认真操作着操作杆,汗水都顾不得擦一下。
“向北,好,落。抓紧埋土。”随着指挥一声令下,两基电线杆立好。
此时已是12时25分,看着送饭车还未到,两名施工人员又“蹭、蹭”的爬到了杆上,抱箍、横担一架,六氟化硫开关一装,完工。
辛苦我一个 幸福千万家
12时50分,送饭车的卡车晃悠悠来了。一桶菜、一桶汤、一大塑料袋馍头,几大摞碗。收工的小伙子们,先从水桶里倒出一捧水,在脸上胡乱抹几下,便拿起碗盛上满满的一碗菜,嘴里叼一个馒头,顺手再拿两个馒头,有的蹲在树桩上,有的拿个纸箱片坐在地上,便开始了“大餐”。
“今天我们分为两个班,主要工作任务是立杆6基,安装六氟化硫开关3台。吃过饭,我们稍休息一会,今天应该很顺利完工。”安全员赵发启师傅一边吃饭一边跟笔者说。
“天这么热,也真够累的。”笔者说。
“咋不累,比俺们干农活都累。”原堤村村长原培军吃过午饭也赶到施工现场。“俺们村送来烟、矿泉水啥都不要。将来俺们搬到新村里,用个空调、冰箱、电脑什么的多方便,幸福的生活就在眼前啊,这可都要感谢电业局啊。”
“我们现在吃点苦、流点汗不算什么,我们辛苦为老百姓带来幸福,这叫‘幸福工程’啊!辛苦我一个,幸福千万家,值!”讲到能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赵师傅感到很骄傲。
电力添动力 幸福共分享
同村长原培军在社区转了一圈。一栋栋的五层小楼整整齐齐,社区里广场、花园一应俱全,和城市里的花园小区没有区别。
“新农村社区建设不仅让我们吃的好、住的好,还将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我想今后充足的电力肯定会促进我们村的经济更快发展,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距离也会越来越小。话说回来,赵师傅他们真是好样的,真是不到电力一线走一走,就不知道电力职工有多辛苦。”原培军边走边说。
“这点苦不算啥,这是我们该做的。能为老百姓带去方便,也是我们最大的成就,哈哈……”被村长这么一夸,赵师傅有点不好意思。
再次回到施工地点的时候,施工人员一大部分进入了梦乡,有趴在自己腿上休息的,有靠着小树休息的,有的枕着路边的小石头,有的躺在准备好的纸板上,各种各样的姿态,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这也是他们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吧。
据了解,新乡县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已全面启动,规划整合新型农村住宅社区54个,初具规模16个,已建成9个,所有社区均采用电缆入地,架设箱式变压器,即美观又安全。近年来,新乡县电业局共架设新乡县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变压器32台13136千伏安,以充足的电力推动了社区建设。
试想一下,若干天后的原堤新村,家家户户的灯都次第亮了起来、空调转起来的时候,赵师傅他们收获的是骄傲,老百姓感受到的是幸福。
标签:农网建设,新乡县电业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