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子女的培养越来越重视,每年的高考结果自然就引人关注,我当然也不例外。在工作之余,总是要直接或间接地了解一下,我们公司系统当年有哪些子女参加高考,考得结果如何,同时,特别留心是否有供大家借鉴的培养“良方”,赶巧,还真找到一条——那就是周坛供电所周陶苗同志的“陪读法”。
该同志1978年高中毕业,1980年应征入伍,1984年退伍,自1992年起一直从事农村配电台区管理工作,从未表现出怀才不遇;这期间,镇领导几次请他任村支部书记,他都不为所动;平时话不多,但说出来都在要点上;农电工作难,但他从不拖沓;家庭不宽裕,但他从不报怨;白天干好本职工作,晚上就陪两个孩子看书学习,还拉上初中毕业的妻子,一家四口围坐在家里吃饭桌子四周,桌子正上方点亮一只白炽灯。
他带着孩子做完白天老师布置的作业,再预习明天要上的功课;做完寒暑假作业,再预习下学期课程;做完课内的,再做课外的;做完常规的,再讨论拔高的。就这样寒来暑往、四季交替、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培养兴趣、培养能力、培养耐力、培养素养、培养自信。开始做父母的是孩子们老师,后来就渐渐的招架不住了,灵活题,孩子们方法巧;难题目,孩子们先想出来。但是他们不轻易地向孩子们要答案,哪怕用笨方法,也要自己算出来,潜移默化地打造孩子的学习、做人的品德。再后来,孩子们相继考上了枞阳县重点中学——浮山中学,寒暑假他们成了名副其实的“陪读”,孩子看书他们也看书,电视成了家里摆设。
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们精心培养下,17岁的周鹏飞于2003年以高于一本线65分考入北京科技大学(估分填志愿),为减轻家庭负担,早早地就进入上海一家外企工作。女儿周鹏霞于2006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现在正在北师大读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被保送)。今年暑假仍留在北京帮人从事翻译工作,其劳动所得报酬用于自己平时所需的学习、生活费用,不要家里给一分钱。他的妻子王志英得益于多年的教学相长,文化底蕴不断提升,于2009年被所在地的七井村聘用为小学代课教师。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两个孩子都提醒父母,在村里要继续低调做人,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愿大家从阅读这条“良方”中有所收获,愿全体在读书员工的子女们学习进步!心随所愿!
标签:良方,枞阳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