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中国龙城”美誉的山东省诸城市,小小弹丸之地,既不临江靠海,也不依名山大川,没有特殊物产,能吃出点名堂来,还能有那么几样全国独一无二的传统名吃,也真了不得。
不说别的,单说烧烤和辣丝,就让初来乍到诸城的外地人吃得两腮发红,两眼发亮。平平常常的猪下货,哪里没有?到了诸城人手里,用上大料那么一煮,放上红糖那么一烤,切切端上桌,红彤彤的块肉放到嘴里一嚼,香味四溢,立马陶醉其中。诸城人说得好,烧肉一嚼,才叫生活。再说辣丝。诸城叫辣菜疙瘩,南方叫芥菜头的,便是辣丝的主要原料。将辣疙瘩切成片,再将片切成丝,装入瓷坛,倒入醋和用大料兑好的水,封口放阴凉处,十天八日后开坛食用。吃的时候,再放点香油、醋和白糖,夹一筷子送进嘴里,嚼起来嘎吱作响,香甜辣脆,开胃开心。只是如吃法不当,要命的辣味会像小孩子的恶作剧,从口中进入鼻腔,直取脑门,顶得你两眼冒火,抱头咬牙。当然,也只有这时,才是吃辣丝的最佳境界。
诸城人在吃上非常善于变通,能想着法子变着花样吃。煎饼卷大葱是山东统一的“本帮”品牌,可一到诸城,就不仅能卷葱,还可以卷韭菜,卷芹菜,卷白肉,卷烤鸭,卷黄鲫子鱼,卷小豆腐,卷尖椒小虾,卷粉条肉末……。大葱蘸酱瞧不起咸菜,说明了大葱和大酱不平凡的关系,以及二者亲密结合后在山东人的口腔里产生的那种令人陶醉的味觉。可同样,诸城人又把蘸酱的内容在实践中又丰富了许多,像芹菜蘸酱,生菜蘸酱,白肉蘸酱,鸭片蘸酱,黄瓜蘸酱,白菜心蘸酱……。诸城人对诸城烧烤的改革和创新,更是深刻地反映了诸城人在吃文化上的发扬广大。大概最原始的烧烤内容就是猪的全身各个部位,如今的烧烤内容已经被诸城人整得花样繁多,有烤鸡、烤鸭、烤鹅、烤鹌鹑、烤野兔、烤全羊、烤乳鸽、烤鸡蛋……。烤来烤去,烤出“昌城烧肉”和“相州烧鸡”等驰名全国的品牌。
诸城人在吃上肯下功夫、善于琢磨的劲头,让许多外地人伸出了赞许的大拇指。日照人说,我们祖祖辈辈捕鱼,在吃鱼上也做了不少文章,可一到诸城,同样是那几条鱼,你们诸城人怎么就能做出那么多名堂来。临朐人说,我们靠山,只能在吃羊上想点子,可我们临朐全羊到了诸城人手里,就调弄得比我们的好吃。其实,原因很简单,同样长的吃的历史,地域差别也不大,这就像小学生做作业,就看你下的功夫如何。诸城人在吃上下的达摩面壁的苦功夫,不了解内情的外地人哪能一句话说得清楚。
诸城的吃,既不是胡吃海喝的吃,也不是杂乱无序的吃,更不是没有章法的吃,而是有礼有节的吃,有名有实的吃,有创新有发展的吃。诸城土肥水美,人杰地灵,民风淳朴,历史上出过刘墉、臧克家、王愿坚、王尽美、孟超等文学巨匠和名人志士。丰厚的文化土壤滋养着诸城人民,聪慧灵巧的诸城人民创造着物质和精神的文明硕果,诸城的吃文化正是基于这样的文明和文化背景,才有了今天的发扬光大和丰富繁荣。
出乎民间,极其平凡的吃文化,让诸城人捣腾得平凡中藏着玄妙,简单中含着精美,让我这个吃着诸城饭长大的地地道道的诸城人,也由衷得感到自豪。
标签:龙城,诸城供电